就业信息
“亲手抓鱼、采莲蓬、割水草,这样的劳动活动有点意思!”坐落在温 州大学茶山校区的明心湖,水草丰茂,鱼儿畅游,荷香飘然而至。近日, “明心湖畔,鱼你相约”捕鱼节活动在温大“明心湖劳动教育基地”启动, 各个学院的学子以小组赛的方式,体验了一场特殊的劳动课。
学生组队参加捕鱼节比赛 。
在劳动中体现科研价值 劳动教育融入专业实践
大闸拉起,水泵轰鸣,明心湖水缓缓下 降,岸边的同学早已穿上连体衣或下水鞋, 跃跃欲试。随着一声“开鱼咯”,湖面瞬间 热闹了起来,鳙鱼、鲤鱼、草鱼、罗非鱼等纷 纷被同学们抓入篓中。“我是大一新生,这 样的劳动课真是太有意思了。”生环学院学 生李逸鹏抓着刚刚捕捞上来的鲢鱼说,“把 学习的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提高了我 的专业兴趣。”随着水面越来越低,湖底的 水草逐渐露出,另一批学生拿着割草刀依 次下水,热火朝天地忙碌,修剪苦草,捞除 白花荇菜。“我来自北方,今天也体验了一 把江南水乡的劳动,这堂劳动课很有意 义。”另一名学生说道。
“其实在进行水域治理之前,明心湖作 为人工景观湖,水体是较为浑浊的。”自“明 心湖劳动教育基地”正式启动以来,生环学 院始终坚持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 依托学院实验室沉水植物种植、放生鱼苗 等专业治水技术成功改善了明心湖的生态 环境。温大生环学院副院长郑向勇告诉记 者,学院将明心湖作为劳动教育基地,结合 专业开展湖水治理和生态养殖,通过半年 时间的劳动,不仅让明心湖成为生环学子 学以致用的劳动实践平台,还把明心湖打 造成了水质提升治理的样板窗口,同时也 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
在劳动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强化生产 实践体验,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梳理专业课 程所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组织开展专业 生产实习实践活动,在劳动中体现科研价 值。“此次活动既能让各个学院的同学体验 到劳作采集的快乐、收获丰收的喜悦,也能 进一步稳定学院学子的专业思想、提升专 业实践能力。”郑向勇说。
提升劳动教育教学质量 组建9个劳动实践基地
其实,除了像捕鱼节这样的、强化专业 实践开展的劳动教育,温大还不断拓宽劳 动教育途径,加强就业指导开展劳动教育、 融合创新创业开展劳动教育、深化合作发 展开展劳动教育等,逐步形成具有温大特 色的劳动教育体系。
去年以来,温州大学全面落实教育部 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 育的要求,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制定劳动教 育实施细则,明确不少于32学时的理论和 实践课程修读要求,指导各学院根据学科 专业特色制定劳动教育实施办法,推进劳 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日常生活实践相融合。
今年2月起,学校还面向全体本科生开 设《新时代劳动教育概论》公共必修课,是 省内高校中首个劳动教育理论课程。学校 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开发“水生态保 护”“非遗文化传播”等9个校级大学生劳动 教育实践基地,依托基地设置劳动教育实 践课程十余门,每学期选课容量 1000 余 人。同时,打造劳动教育校园文化,制定劳 动公约、每日劳动常规、学期劳动任务单, 组织开展“光盘行动”、班级“校园卫生责任 田”等活动,推动劳动教育生活化、常态化, 引导学生在与他人合作劳动中体会劳动光 荣,增强劳动能力。推动良好劳动习惯养 成,定期开展寝室卫生检查,举行“寝室风 采大赛”,开展全校“文明宿舍”评选,不断 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科 研助教、学工助管、后勤服务、交通协管等 工作,让学生在参与学校管理服务中增强 劳动创造价值,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能 力,为个人生涯发展蓄力赋能。
温大党委副书记庄兴忠介绍,学校的 劳动教育课程深度挖掘温州区域特色与校 情校史的育人功能,融入温州数学家之乡、 温商创业精神、永嘉学派与耕读文化、温州 市先进制造产业等元素特征,与学生日常 生活劳动、专业实践劳动、创新创业实践等 紧密结合,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大 学生劳动教育模式。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电话:0577-86598000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学院中路276号 电话:0577-86598000
Copyright © 温州大学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700682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