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信息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意见》第四部分第10条中,将温州首创并推向全国的“百姓健身房”作为示例向全国推广。
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新闻》栏目,聚焦“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话题,再次把点赞的镜头对准了浙江。其中,浙江省黄龙体育中心包玉刚游泳场的数字化改造项目得到重点关注。
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包玉刚游泳场经过升级改造,摇身一变成了智慧场馆。游泳爱好者们只需一个手环就可以通过无人值守的闸机,在更衣室通过触屏选择储物柜。
“温州给‘百姓健身房’定的指导价是市民通用年卡不超过365元,相当于1天1元钱,除去水电费等日常开支,其实差不多是免费。”负责对健身房设备进行巡检维护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如今,浙江各地市推出的“百姓健身房”,通过助力打造10-15分钟健身圈,令老百姓拍手称赞,成为又一道健身风景。
被央视点赞的宁海县登山健身步道,全长500公里,连接起了宁海的17个街道乡镇90%以上的行政村。步道贯穿连接起来的还有当地的自然资源,比如沿途的山海村庄,景点等。来健身的宁海市民表示:“踏入步道,使人身心放松、心情愉悦。步道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休闲健身,欣赏大自然的美好风光。”
一款智能的“社区运动家”小程序,让嘉兴老百姓从“要我健”变“我想健”。用户在注册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设置自己的常用社区以及其他三个经常运动的社区,查看教学视频、预约社会体育指导员。
对比今年年初国家四部委联合下发的《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浙江早已提前超额完成任务,全省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时长和服务人数增幅明显;截至2021年11月新增全民健身场地设施1040个;全省注册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超16万等。2022年,乘亚运东风浙江省将继续着力推动群众体育蓬勃开展,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随着2022年杭州亚运会的到来,老百姓如何与更多体育场馆“亲密接触”?东道主杭州主动将大型竞赛场馆赛后利用的世界性难题与破解全民健身场馆难求相结合。“我们将‘还场于民’,实现赛时为赛事、赛后为城市。”杭州亚组委副秘书长、杭州市副市长陈卫强表示,杭州不仅要保障赛时需要,更要为城市和市民留下亚运遗产。
据介绍,杭州计划通过场馆设施功能转化、专业运动基地和国际赛事举办地打造、向市民群众开放等举措,来推进亚运场馆利用,做到场馆“建在城市之中,建在产业之上,建在群众脚下”。
未来,“十四五”期间浙江将继续做大做强体育社会组织网络,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组织在行业管理、活动组织、项目推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到2025年,全省登记注册和备案的体育社会组织达到2万个,3A级以上体育社会团体覆盖率达到65%,浙江的全民健身路将越走越宽。
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基石
访《意见》起草参与者温州大学教授易剑东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要求到2025年,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政府提供的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标准更加健全、品质明显提升。
今天,记者采访了该《意见》参与起草和座谈者之一、温州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易剑东。他认为,这一文件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向新阶段的关键时刻制定的推进全民健身深入发展的重要文献,对于全民健身事业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是迄今为止推动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发展的一个最系统、最综合、最有针对性的文件。同时,易剑东表示,他的意见在《意见》中充分体现,针对以往文件当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更具体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易剑东坦言,他认为最核心的问题是“新建居住区要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公共体育设施,验收未达标不得交付使用”这一规定。虽然这个要求在2014年国务院发的46号文中就曾明确指出,但这些年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缺乏具体的监督检查。这次明确之后,在很大意义上可以解决全国全民健身场地严重不足的问题。
在谈及我省目前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易剑东肯定了浙江在全民健身赛事数量、民间体育社团引导以及马拉松跑步水平在全国位于前列的成绩,同时,未来杭州亚运会的举办也将让浙江体育场馆设施处于全国一流,但接下来怎么样让这些设施更智能化,更贴近老百姓生活,是政府部门、体育工作者所要思考的问题。
如何让浙江体育场馆更智能化?易剑东表示,最重要的问题其实就是数字场景的革命,要有新的东西,比如老旧小区也不是没有空间,其实很多空间没有好好利用。浙江作为全国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城市,怎么样体现率先现代化?易剑东建议,相关部门步子可以走得大一点,可以学习一些发达国家做法,比如体育公园的游戏化,采用世界公园游乐设备,带动全民健身氛围。
此外,这些年我省对各个体育场馆开放也专门进行了补贴。我省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都有大量的场馆资源,比如像浙江大学、温州大学等,学校平时向市民开放体育场地设施,政府也会给予补贴。文件中还强调了学校里的体育场地设施,鼓励企业参与运营,在保证公益性和基本健身需求的基础上,允许它通过运营获得,建立可持续的全民健身经费保障体系。
不过对于国家各级项目、运动队的各种训练基地,开放可能会有一定难度,目前这些场地数量很多,只要调整管理体制机制,包括相应的激励措施,未来还是有可能做到。文件的最后,也提到了国家发改委和国家体育总局要做好有关文件执行和监督检查,从这个意义上说,体育改革势在必行,未来也许老百姓真的能够在全民健身方面享受到来自竞技体育的高端资源。
版权说明:资讯来源|体坛报
相关链接:https://www.sohu.com/a/533403310_121124683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电话:0577-86598000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学院中路276号 电话:0577-86598000
Copyright © 温州大学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700682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