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信息
致敬榜样,感动常在。11月4日,温州大学第九届“华峰品德奖”颁奖典礼在育英大礼堂举行。
一群岗位不同、经历各异的“温大人”登上了领奖台。他们分别是吴桂初、斯琳晓、潘俏菲、张建龙、陈锡安、来新安、歌剧《五星红旗》创演团队、温州大学医务室团队、叶世中、向家伟。这些楷模中,有兢兢业业、爱生如子的教师楷模,有爱岗敬业、默默付出的后勤员工,有品学兼优、自强不息的勤奋学子,有勇于担当、守卫师生健康的“抗疫”白衣天使……他们的先进事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绽放炽热的精神光芒,激发向善的道德力量,是引领校园文明建设的榜样和旗帜,是当代温大最可爱的人。
温州大学校长赵敏表示,“华峰品德奖”获奖者用真情与大爱书写平凡却又非凡、平淡却又精彩的人生,在推动学校发展、建设和谐校园、服务广大师生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指出,温州大学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希望全体师生共同学习榜样的先进事迹精神,立足本职、扎实工作、积极作为,以崇高思想引领社会风尚,以实际行动推进学校发展,在建设“重要窗口”中发出温大师生的时代强音。
温州大学“华峰品德奖”是由华峰集团于2012年出资1000万元而设立的基金。奖项旨在发掘身边的道德模范典型人物,分“敬业奉献型”模范、“自强励志型”模范、“助人为乐型”模范、“诚实守信型”模范、“敬老爱亲型”模范等。截至目前,“华峰品德奖”已评选出90位品德模范人物(集体),发出奖教金数百万余元。华峰集团总裁林建一在讲话中表示,作为一项以“品德”命名的荣誉,是校企双方的共同价值追求。多年来,“华峰品德奖”持续不断地聚焦、挖掘、传播来自身边人的正能量故事,引导师生员工从榜样身上汲取正能量,从而凝聚起新时代崇德向善的磅礴力量,回馈社会更多温暖。
获奖者事迹介绍:
吴桂初(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浙江省低压电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主任、浙江省低压智能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他作为负责人创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教育技术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一等奖、“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主持和参与国家基金、省部级重大课题等21项,授权专利37项,发表论文60余篇。科研成果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温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3次获得温州大学校长特别奖。作为浙江省工业电器经济转型升级首席专家与省低压电器产业联盟秘书长,组织联盟企业攻关产业共性技术难题20余项。作为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主动设计省级科技项目23项,解决企业技术难题50余项,创新成果在多家龙头企业应用,新增产值达30余亿元。
斯琳晓(商学院16国贸专业学生,曾任院学生会主席、溯初学区党员服务中心主任、温州大学第四届学生委员会委员)
她学习态度端正,成绩名列前茅,曾获得国家奖学金2次、省政府奖学金1次。她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积极参与各类竞赛,获国家级荣誉6项、省市级荣誉9项、校院级荣誉50余项。作为学生干部,她认真负责,积极向上,出色完成各项工作;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参加国家级课题《壹启小众轻奢旅游项目》等3项,主持省级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探究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及其对策研究》等4项,主持校院级课题《探究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与创业倾向的因素》等8项。作为一名党员,她严格要求自己,获评“浙江省优秀毕业生”。
潘俏菲(机电工程学院17级研究生)
她自幼和祖父相依为命,虽然家境贫困、命运多舛,但从小自强自立、勤奋好学。天道酬勤,专科、专升本、硕士研究生,直到申请攻读博士,一路行来,她创造了自己人生一个又一个奇迹。她发表了学术论文3篇(其中SCI二区TOP2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获得了中科院、同济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等双一流院校博士复试资格。她被评为2020届省级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她孝顺懂事,承担起家庭重任,全力照顾因严重脑损伤而生活无法自理的年迈祖父。因为深知生活的艰辛,她总是尽力回报社会:生活上帮助同学、为疫区群众捐款、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服务……于她而言,生命的意义在于自强不息、反哺社会。
张建龙(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17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班学生)
他学习勤奋,成绩优异,入学以来学习成绩一直名列班级第一,连续两个学年获得省政府奖学金,多次获得校一等奖学金;他积极参加学科竞赛,曾获浙江省第十届大学生物理科技创新竞赛一等奖、浙江省大学生物理创新(理论)竞赛二等奖、电气学院物华教育基金物华春蕾奖学金等;他乐于助人,热心公益活动,积极参加学生工作,在校3年期间一直参与爱心捐赠项目,多次获得校工作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
陈锡安(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分工会主席,温州大学瓯江特聘教授)
自2007年硕士毕业留校工作以来,他一直扎根在平凡的实验员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断创新,锐意进取。作为一名老师,他悉心育人,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注重学生科创能力培养;作为一名实验员,他细心维护大型仪器,为学生、教师的科研服务;作为学院工会主席,他尽心尽责为教职工服务,深得广大老师好评;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他潜心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3项、厅局级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9项。曾荣获温州市教育工会先进个人、温州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
来新安(商学院教师)
他从2006年开始担任温州市平阳县冯宅村发展顾问,15年来致力于帮助冯宅村脱贫致富,被授予冯宅村“终身荣誉村民”,其扶贫事迹被人民网、学习强国等媒体广泛报道。在他的倾力指导下,冯宅村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村”“中国著名孝悌村”“浙江省美丽乡村”“浙江省森林村庄”“浙江省宜居示范村”等41项荣誉,村庄发展资金投入已超过1600万元,扶贫成效显著。
歌剧《五星红旗》创演团队
由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温州大学、中共瑞安市委联合出品的中国原创歌剧《五星红旗》,于2019年10月7-8日在温州大剧院公开试演,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红色经典之作。歌剧《五星红旗》通过艺术的形式,展现了温州大学校友曾联松先生设计五星红旗背后的故事。创演团队百余名师生历时4个多月,牺牲节假日休息时间,克服种种困难,全身心投入歌剧《五星红旗》的作品创作、音乐作业、戏剧排练、舞台合成等各环节工作,圆满完成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呈现了一部将温大精神和民族精神熔铸于一体的红色经典之作。歌剧评论家陈志音老师点评:歌剧《五星红旗》创演团队创造了温州文化建设史上的“奇迹”!
温州大学医务室
“医者仁心,为爱前行”,温州大学医务室团队面对疫情迎难而上,坚守岗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医务人员的仁心与大爱。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在重大疫情面前,他们匆忙结束假期投入到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他们提前谋划,精心安排,采购物资,汇总数据,担负起学校专家楼集中隔离点人员的收住和健康监测工作,对在校的400余名留学生进行体温测量,以保障他们的健康。5月初,为了迎接学生返校,医务室更是早早就准备好了各种防疫物资和30多个隔离点。在学生陆续返校报到的一周时间里,在学校生活区、校门口以及机场、动车站、汽车站等地全都配备了医务人员。那些日子,校园里随时可见穿着厚重隔离服的医务人员来回奔波的身影,每个人几乎都处于超负荷运转的工作状态。疫情期间,医务室团队的辛勤付出和默默奉献,彰显了医者的初心与使命,守护了温州大学这方“净土”。
叶世中(后勤管理处饮食管理中心服务员)
自2013年进入饮食管理中心以来,一直从事餐饮服务工作,是餐厅经理的得力助手。他勤奋踏实,有什么困难的工作总是抢在前面,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数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辛勤付出;他尽责尽心,总能又快又好地完成接手的各项工作;他真诚待人,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服务师生的工作。他默默无闻,却以出色的工作表现赢得了领导和师生的一致认可。
向家伟(机电工程学院教授,机械工程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钱江学者”“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他爱岗敬业,硕果累累,深受师生爱戴,主持课题30余项,包括国基4项(重点1)、合作主持国基2项(重点1)、SCI收录百余篇,获省部级二等奖3项(排名1)、中国侨联贡献奖等,为温州大学“工程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贡献20%。他是学生梦想的编织者,“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落下”,他用默默奉献诠释“教书”的内涵,用拳拳爱心书写“育人”的要义。
相关链接:https://trsapi.wzrb.com.cn/wenzhouH5/commonDetail.html?tenantId=T_GOV&siteId=S_WZ&source=https%3A%2F%2Ftrsapi.wzrb.com.cn%2Fapp_pub%2Fxinwen%2Ftuijian%2F202011%2Ft20201105_101141.html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电话:0577-86598000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学院中路276号 电话:0577-86598000
Copyright © 温州大学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700682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