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信息
吴静春,45岁,以前是全职主妇,今年温州大学 “最年长”新生,就读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杨尚萍,15岁, 4岁就开始上小学,今年温州大学 “最年轻”新生。
周高云,31岁,当过服务员、做过鞋,可谓今年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新生中最有故事的男同学。
昨天,温大、温大瓯江学院迎来5000多张新面孔。吴静春、杨尚萍、周高云这些 “最新生”在人群中格外醒目,他们在求学路上有着哪些故事。
吴静春, 45岁 月初刚把女儿送到大学 这两天就到温州来报到了
“直到到了学校,我才觉得有了真实感,才觉得真要上大学了。”在9 月3日送女儿去哈尔滨医科大学报到后,45岁的吴静春在17日这天,来 温州大学报到。 吴静春是哈尔滨人。
“我年轻时读书并不好,高考的时候,家里人觉得找个大厂做工非常 好。”吴静春说,当时她去了哈尔滨量具刃具技工学校(相当于现在的中 职)学习,毕业后在父亲经营的饭店帮忙。
1995年,她参加成人自考,进入黑龙江教育学院学习会计,大专学 历。1998年毕业,她创办了一所民办幼儿园。“那年我女儿出生了,我就 想着办幼儿园,可以自己带自己教。”吴静春的幼儿园办了4年就停了。 之后18年,她做起全职妈妈。
去年,在备战高考的女儿提议下,她做出决定——参加高考。
“我从小就想学服装设计。这一回,女儿建议我去参加高考,起先我 觉得不可能,后来想想反正有空就去试试。”吴静春说,女儿帮她准备好 了文化课教材,每天会给她讲在学校里老师出的作文题和写作方法,晚 上还帮她批改作文。 去年9月1日开始,吴静春在一家画室学绘画,“我是零基础的,原来 以为喜欢画画就行,但学起来真的很难。”
吴静春说,艺考要考素描、水彩、速写3项,考试时间在当年12月10 日。“时间很紧,我就每天早上四五点起,12个小时都坐在画室里画画,在 公交车上的时间就背古诗。”她自嘲道,“人年纪大了,记忆力不好,古诗、 英语单词反复背、反复抄。困得不行,就灌咖啡,一晚上得喝四五杯。”
吴静春也有动摇的时候。“一次是去年冬天,我妈摔伤了,很严重。 我就想不学了,去照顾她。结果,老人不同意,一定让我专心学习。后 来,是我姐姐照看的。”还有一次则是学习文化课遇到瓶颈的时候。“太难 了,尤其是数学和英语,多亏了女儿的鼓励和帮助,让我坚持到最后。” 高考分数揭晓。吴静春专业课219分,文化课320分。“我的专业课 成绩在黑龙江9000多名美术考生中排3000多名,我是比较满意了。”
8月5日,吴静春收到了温州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的第一志愿就 是温州大学。温州对我来说是个很神秘的地方,我听说温州服装产业很 发达,而且温州人很会经商,这些都很吸引我。”
吴静春认为,因为年纪的缘故,她和应届生相比,学习的目的性更 强,知道想要什么,想做什么,这是优势。她说,想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
现在,她和女儿都上学,经济压力不小。“暑假里我学了美甲、纹绣, 准备在大学期间勤工俭学。”
杨尚萍, 15岁 4岁时在泥巴上写名字 爷爷看到了就让她上小学 4岁就读小学,从小到大,在班里都是年 纪最小的。昨天,温大新生,来自甘肃的15 岁杨尚萍讲起她的 “玩泥巴入学趣事”。
杨尚萍是甘肃白银人。4岁时,在家门口 的泥巴地上写名字,泥巴地被弄得乱七八糟。
爷爷起先不知道是孙女写的,看到泥巴 地被搞坏了,很不开心:谁家的小孩这么调 皮?
得知是杨尚萍所为,爷爷又高兴了:这么 小就能写字啦?送学校读书去。
杨尚萍说,爷爷是退休老师,自她会走路 起,爷爷常把她带到学校里。
“到学校,随便我逛,我这里玩玩,那里逛 逛,还在教室外面听听课。”杨尚萍说,就是因 为泥巴地上写字的事,爷爷决定送她上学去。
进入学校,学习并不轻松。
“刚开始,成绩落后很多,尤其是语文,很 差。”杨尚萍说,小学3年级是个转折点,那年 暑假老师给他们推荐了很多书。在家就读 书,读书的兴趣被培养起来了。
今年,她以488分的成绩考入温大生命 与环境科学学院生命科学专业。
如今,作为温大“最年轻”新生,杨尚萍对 “年轻”一词也有看法。她说,年轻一方面是 陷阱,“容易让人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同时, 年轻也是优势,让自己能有更多的可能性。
周高云, 31岁 到上海广东打过工,在温州做过鞋 如今上大学,立志当律师
31岁的周高云来自江西九江。虽然本身就是新生,但 昨天他还是当起了迎新志愿者,帮同学运行李。
他身高1.65米,体重46公斤“。我做过服务员、包装工人、 塑料厂工人、鞋厂工人,打工这么多年,干过的企业大大小小 也有20几家了。”周高云说,他力气小,得给自己找出路。
周高云的家在山区,母亲很早就去世了,父亲务工。
“我家里条件不好,高三1000多元的学费都是从同学 那里借的。那年高考没发挥好,只过了三本线,家里负担不 起,就外出打工了。”2005年,周高云到上海的一个浴场里 做了服务员。
“当时包吃包住只有600元工资。” 周高云说。后来, 他到了广东,2009年回老家结婚了。2010年,到温州一家 鞋厂做工。
他说,2012年时,他患上肺结核,在治疗时想明白了一 个问题“,我就想为什么我赚钱这么苦,别人赚钱那么容易, 区别在哪儿?就是没有文化没有文凭啊。”
2016年6月,在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下,他走进了高复 班“。刚开始压力很大,英语看不太懂,理综也很困难。我就 早上6点起床,晚上一两点才睡。同学都睡了,我就用手机 在被窝里看高考学科教程,想办法恶补。”
今年,他在江西高考中取得了440分的成绩,第一志愿 是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法学,第二志愿是温州大学瓯 江学院法学。
“因为我有亲戚是律师,所以就想着读法学。”
今年8月,他去了宁波,在堂嫂所在的律师事务所提前 实习。9月17日,他来到温州,申请了学校的助学贷款。温州市江西商会也准备资助他学费。
“学校同乡的老师介绍,我找到了一个兼职,在一家超 市当营业员。”昨天,他这样说。
在宿舍里,记者看到一本《英语词汇的奥秘》。周高云 说,这是从高复起每天早上起来要背的单词书,他还要继续 背下去,争取大一就能考过英语六级,以后他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律师。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电话:0577-86598000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学院中路276号 电话:0577-86598000
Copyright © 温州大学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700682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