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信息
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的于书玲,是名90后姑娘,就读研究生三年级。近日,她获得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还被邀请参加浙江高校国家奖学金巡回报告会,分享自己的研究生生活。据介绍,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是国家面向普通高等学校中表现优异的全日制研究生设立的最高荣誉奖项。这名女学霸究竟是怎么炼成的?
于书玲的学霸精神,其实从本科就养成了,本科期间,她几乎每年都拿到奖学金。到了研究生阶段,她更是没有放松,钻研学科研究。其实刚开始对科研,于书玲可以说是不排斥但也谈不上喜欢,当时面对导师给的研究选题,她也是一脸懵。但科研的困难和枯燥,并没有打退她的学习兴趣。
一次在科研中,她明明按照文献中一样的原料合成方法制作,但却一直失败。这让她一度怀疑自己的能力,十分沮丧。她一再告诉自己,一定要静下心,不能急躁,于是把那篇文献反复看了几十遍,注意每个细节,再一遍遍尝试,终于成功了。
于书玲这样钻研的精神,让她在科研上收获不少。研究生期间,两次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还获得颇有含金量的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浙江省一等奖,全国决赛二等奖。回忆起“挑战杯”的比赛经过,于书玲说,这个比赛准备了八个月,从校赛、省赛到国赛,从最初的材料收集,实验进行,论文修改到最后的答辩,在实验室里常常灯火通明。
因为优异的成绩和平时突出的表现,对于于书玲获得国家奖学金,老师们并不意外。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方乐平说,学院近年来一直坚持科研促进学风建设的方向,坚持产教结合的计划,坚持学生参与的目标,着力把科研成果落实到学生,以硬件平台、实践基地、校企合作等为落脚点,协同育人,使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在科研和就业方面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另外,据介绍,今年温州大学共有29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
学霸秘籍∣对话于书玲
记者:国家奖学金的获奖比例非常低,只有2%,你觉得自己获得国家奖学金的优势是什么?
于书玲:在学习科研方面,学好专业知识是基础,我比较注重英语水平的提高。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也获得了一些科研成果,连续获得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以及校创新基金项目的资助与支持。
记者:能够取得现在的成绩,主要有哪些原因呢?
于书玲:首先,我所在化材院的科研条件非常优越,有一大批国内外优秀的老师和一流的仪器设备,同时学校还设有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学科竞赛专项基金、对外学术交流专项基金等支持研究生开展学术科研,给我创造了很好的学术氛围。其次,有好的导师和同学,我们有个良好的团队。
记者:做科研是很枯燥的,有时肯定压力很大,那你是怎么规划自己的学习科研和业余生活的?
于书玲:平时科研之余,我会适当放松自己。尤其是当实验出现瓶颈时,我先缓解下自己紧绷的神经。比如星期一到星期六是正常做科研的时间,周日的上午我会睡个懒觉,打扫寝室,洗洗涮涮,干净的寝室也会带来愉悦的心情。或者周日早上可以跟同学们爬爬山,聊聊天,享受下新鲜空气。总之,学习和生活做到劳逸结合。
相关链接:https://h5.newaircloud.com/news_detail?newsid=2796649_wzwb&app=1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电话:0577-86598000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学院中路276号 电话:0577-86598000
Copyright © 温州大学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700682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