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信息
2025年盛夏,为响应教育部“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号召,温州大学“知语识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苍南)实践队深入苍南县项东村,针对老年人和儿童两大群体,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普通话推广活动。
推普进校园
7月11日,实践队来到钱库镇第四小学,与孩子们一同推开了通往汉字世界的知识大门。
小小汉字家:筑起畲乡文化小屋
301班的课程从一场“让汉字站稳”的探秘开始。“横像小桥横又平,竖像铅笔直又挺。点像小雨滴,一撇一捺像滑梯。”在队员的带领下,孩子们在纸上认真地写下每一个笔画,一个个端正的汉字逐渐成型。
孩子们一笔一划地认真写
接着,另一位队员引出了课堂的第二个主题——畲族文化。孩子们化身汉字建筑师,一同参与“畲乡文化小屋”的建造。队员指着“畲”字小篆的上半部分说:“这是房屋。”又圈出下半部分:“这是良田,整个字的结构正体现了畲族人民以农耕为生的生活习惯。”孩子们不仅在字形辨析中理解了汉字构造,更在横竖撇捺间体会到了畲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畲”字作品展示
《月令歌》推广大使:童谣里的文化自信
501班的民俗课堂在《月令歌》的韵律中生动开展。“正月灯,二月鹞……”方言吟唱如清溪流淌,队员们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带领同学们感受蕴藏在字里行间的苍南民俗。“同学们,如果北京的小朋友想要了解蛮话童谣,应该通过什么形式呢?”“普通话!”普通话版童谣揭开“地雷”“日头佛”等词的面纱,队员耐心地为同学们讲解每个疑难字的读音,通过字词造句在互动中加深理解。
最后,队员鼓励同学们将《月令歌》改编为散文形式,用文字编织出独属于自己的民俗记忆。方言童谣是深扎大地的根,当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调书写民俗风情时,这些词句就像新生的嫩芽,预示着古老的乡土文化正在新时代焕发着勃勃生机。
甲骨文探险家:探索十二生肖的隐藏写法
102班的汉字之旅从破解“十二生肖”甲骨文启程。“同学们,看!这是哪个生肖的甲骨文呀?”“是老虎!因为它身上有花纹,还张着大嘴巴!”当屏幕上现出十二生肖的甲骨文时,孩子们尽情发挥着想象力,竞相举手回答。刹那间,沉睡三千年的甲骨文在童声中苏醒。
相关链接https://zhejiang.eol.cn/zhejiang_news/202507/t20250717_2681576.shtml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电话:0577-86598000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学院中路276号 电话:0577-86598000
Copyright © 温州大学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700682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