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信息
心理健康与生态保护童心共鸣、生命教育与感恩教育双向赋能、身体认知与安全教育创新实践……日前,温州大学教育学院与茶山街道联合打造的“周日课堂”系列活动顺利结业。该活动由温大教育学院第五研究生党支部牵头设计,以儿童成长需求为导向,通过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形成了“高校、社区、家庭”三方联动的教育新模式,推动高校党建与社区服务深度融合,累计开展主题活动5场,覆盖儿童100余人次。
校地合作 凝聚基层治理合力
长期以来,街道村社需求“小而散”、资源“跟不上”造成供需错位难题。温大教育学院第五研究生党支部结合心理学科的专业特色,制定“小动物大联盟”“生命真奇妙”、VR体验等14节特色课程,以“村社点单-高校接单”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全面和个性的心理服务与支持。
心理健康课堂以“爱自己”为切入点,通过绘制笑脸、制作姓名牌等环节引导儿童关注自我情绪,孩子们在欢笑中理解“关爱自我与关爱生命”的深刻联系;生命教育课堂设计“孕妈妈体验”环节,孩子们挺着塞满皮球的肚子尝试系鞋带,切身感受母亲的不易,共同绘制“生命花瓶”,在感恩卡上写下“像小树一样茁壮成长”的誓言;家国情怀教育课堂上,志愿者们聚焦“血脉传承”“母语与红旗”等话题,引导儿童理解个体生命与家族、国家的联结……
团队还开展沉浸式生态教育实践,在“动物园里有什么”游戏中,孩子们踊跃发言,提出“拒绝野生动物制品”“文明喂养宠物”等倡议,并共同制定班级动物保护公约。“生态多米诺”手工体验更是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用草坪、树木、河流等材料搭建微型生态系统,将环保理念转化为具象行动。社区家长反馈“孩子回家后主动提出领养流浪狗”,支部以此为契机,联合社区建立“儿童环保志愿者小队”,持续开展垃圾分类宣传等生态保护活动。
党建联建 探索长效合作模式
过去,高校与街道因隶属关系独立。为了解决双方常陷“各自为战”的困境,近日,瓯海区茶山街道联合温大教育学院等5所高校创新成立“小红枢”校地合作平台,开启高校师生“潮汐服务日”。该平台聚焦教育、民生、治理三大领域,引导青年力量利用教学间隙涌入村社开展志愿服务。
“我们通过前测问卷分析儿童认知水平,量身定制特色课程,支部还建立‘成长档案’跟踪儿童发展,并开发<生命教育游戏手册>供社区长期使用。”支部副书记刘佳表示,同学们将师范生的专业知识与服务社会的情怀结合,走出象牙塔、走进烟火巷,实现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双向奔赴。
据悉,温大教育学院依托“校社联动党建联建”制度体系,构建“需求对接-资源共享-项目孵化”的常态化合作机制,除了“周日课堂”,学院还通过为辖区居民提供合唱教学指导、选拔7名学生志愿者深入重点村社参与基层治理服务,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高校党建示范品牌。
相关链接:https://wdapp.wzrb.com.cn/app_pub/xw/jy/202507/t20250702_558369.html?docId=558369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电话:0577-86598000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学院中路276号 电话:0577-86598000
Copyright © 温州大学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700682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