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信息
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四十年奋进历程,四十年辉煌成果,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深入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贯彻,激发广大师生员工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温大官网特辟 “我与改革开放40年”专栏,听您讲述亲身经历的故事,生动记录这40年来的巨大变化,共同描绘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我的奶奶
党委委员、宣传部长 潘玉驹
屈指算来,奶奶离开我已经整整20个年头。二十个春秋,斗转星移,光阴荏苒,许多人和事已经慢慢淡出了我的记忆,但对奶奶的那份怀念丝毫未有消减,她的音容笑貌已经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田。早就想写写我敬爱的奶奶了,可每每提笔,总觉心中的千言万语难以诉诸笔端,抑或是我的笔太轻,无法承载奶奶对我的爱;抑或是我的字太浅,无法述尽我对奶奶的情。来北京学习的前一天,新闻中心的邱哲同志对我说:“潘部长,‘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活动的通知发出后,收到的文章不多,请您带头写一篇。”我和奶奶一起生活的时光正值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前后,于是动笔写一点不成文的感悟,献给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献给我亲爱的同学们、年轻的同事们。
我的奶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身材瘦小,还缠过小脚。听父亲说,奶奶出生在大户人家,家里曾经拥有不少土地,常年有长工,到了农忙季节,还得用短工,可谓衣食无忧。但好景不长,在历经日军扫荡、土匪横行、战乱频仍之后,家道渐渐中落。嫁给我爷爷后,她一共生了8个子女,但由于当时的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差,最后养大成人的只有4个。我则成了她最小最疼爱的孙子。
奶奶一辈子没有进过学堂门,但她总是希望儿孙们能好好学习,有出息。在我的童年时期,物质相当匮乏,生活很是艰难。年轻力壮的父母尽管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却仍然改变不了困顿的生活局面,玉米糊糊、咸菜泡酱油、土豆番薯成了饭桌上的“主角”,至于电灯、电扇什么的,那是连梦里都不敢想的。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我每天放学必须先去割一篮“猪草”,然后回家趴在“洋油”灯下写作业。每逢天热的时候,在那个狭小的房子里,奶奶总是站在我的身旁小心翼翼地为挥汗疾书的我摇着蒲扇,给我带来凉爽,为我驱赶蚊虫。如今,近四十年过去了,这温暖的画面依然深深地铭记在我的心里,激励我努力进取不断进步。曾记得,多少次,当我把大红的奖状举得老高飞奔回家时,奶奶脸上总是挂着惬意和满足;多少次,和她的兄弟姊妹相会时,奶奶总是充满自豪地介绍我的“优秀”。 她有一句“至理名言”总是挂在嘴边:“不读书怎么行?无论日子怎么苦,孩子的书是一定要读的呀!”
或许因为我是最小的孙子,奶奶对我的爱总是那么的无私和深沉,甚至是无原则的迁就。那个时候的浙中农村有一个习俗:男孩子要是每年能一个人吃上一只一斤左右重的公鸡,就能长得快、长得高。但在那个年代,这是何等的奢侈?因此,每年的四、五月间,我的两个妹妹总会被奶奶派到外公外婆家“公出”,而我则悠然自得地在家独自享受着那份特殊待遇——一个人吃一只鸡。初中二年级时,我因为不小心受伤严重骨折,在家休养了小半年。年近八旬的奶奶,每天佝偻着腰身忙前忙后、嘘寒问暖,单单为我熬制的中药就达上百服……
初中毕业的那个暑假,当接到日思夜想的中师录取通知书时,奶奶乐得合不拢嘴,像小孩一般哈哈大笑起来,连连夸我:“我孙儿有出息,我孙儿有出息!”那幸福的模样至今历历在目。离家求学的前一个晚上,奶奶来到我床前,颤颤巍巍地拿出叠了一层又一层的手帕包,硬是塞给我一大把一毛两毛、一元两元的纸币,生怕我交不上学费,在外吃不饱饭。10.8元的毛币,现在看来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却是奶奶多少年来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全部资产。每每寒暑假,听到我要回家的消息,她总是一大早就拄着拐杖站在门口。大老远看到我后,她总是笑眯眯地一言不发,然后转身到厨房,为我做上一份香喷喷的猪肉炒粉干。
俗话说:小孩怕水,老人怕跌。1998年春节刚过,因为意外摔倒,奶奶就再也没有下过床。“有时间回来吗?奶奶估计不行了。”突然接到父亲带着哭腔的电话,我的心为之一震,什么话都说不出来,眼泪夺眶而出……苦日子过完了,奶奶却老了;好日子开始了,奶奶却走了。这是我心中深深的伤痛和遗憾,我想唯有努力工作、认真生活、奉献社会,才能报答奶奶对我的深爱。
夜已深,天将亮,打开窗户,一股凉意扑面而来。些许伤感的同时,我的心豁然开朗。敬爱的奶奶,谢谢您的爱!尽管我知道再多的话语都无法表达对您的思念之情,但可以告慰您的是,当年那种穷困艰难的日子已经不再,而今,我们家早已用上了空调、彩电,住上了楼房,拥有了汽车……我们的邻居也和大多数百姓一样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当年你心心念念的孙儿,如今已经成家立业,成长为一名大学老师,您的曾孙亦已长大成人,正奋斗在漫漫的求学之路上……
我的奶奶是一个极其平凡的人,她只是千百万朴实、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中的一员,但正是她们的无私和厚爱,呵护、鼓舞着我们一路前行……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电话:0577-86598000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学院中路276号 电话:0577-86598000
Copyright © 温州大学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700682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