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信息
在温州大学85周年校庆之际,商学院90级国贸校友钱旦初、94级国贸校友徐开晴重返母校,捐款50万元设立商学院“博联奖学金”。“博联奖学金”取自两位校友在2000年创办的温州市博联进出口有限公司。该公司专业从事进出口贸易,是温州市出口20强企业,在行业内已有较大影响力。“既是为了激励品学兼优的温大学子,也是以最直接的方式反哺培育我们的母校。”钱旦初和徐开晴表示。
“在母校度过了美好的青春时光”
校庆之际重返母校,钱旦初的感觉是自己忽然变年轻了,仿佛又重新回到了青春岁月。在他眼中,在温州大学求学阶段是他成长道路上非常重要的时期。“我在校求学期间,正值苏步青教授担任温州大学名誉校长,他亲自来看望过我们,对我们提出希望和要求,勉励我们要努力学习,奋勇拼搏。”在温大的几年求学时光里,环绕着暖暖的师长的关爱和同学的温情,钱旦初沉浸在校园浓厚的学术氛围里,不断进取。“聪明、善良、能干;有理想、有格局、有情怀;为人低调、做事周到、知恩图报。”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陈军是钱旦初的大学班主任,三十多年过去了,他对他的这位学生印象依然十分深刻。
“当年没有发达的网络,没有电脑,大家挤在小卖部里看电视,但是我们每天过得很充实、很快乐。”漫步在美丽的温大校园,徐开晴想起当年学习生活过的老校区,感慨不已:“母校发展如此迅速,令我们每一个温大学子自豪。希望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年少时光,不负青春年华。”
“青春必须是用来奋斗的!”钱旦初、徐开晴在温州大学度过了最美好的青春时光,也为他们日后的奋斗征程开启了大门。
“在母校的所有获得影响了一生”
在钱旦初、徐开晴眼里,大学期间除了书本知识的习得之外,积极参加各类活动,提升实践能力也很重要。他们认为,在不同的学生组织中,担任职务、参与活动,都是锻炼工作能力很好的方式。在校期间与老师和同学的相处,参加工作与同事和合作伙伴的交往,都与个人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息息相关。
“在母校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影响了我的一生。我时常能感受到自己身上一直带有来自母校潜移默化影响的特质。”钱旦初说。在校期间,他一直担任团支部书记,活跃在各种活动之中,组织能力大大提升。他每天坚持晨读、听英语广播,锻炼了英语口语能力,这让他在日后的工作中与外商谈判显得游刃有余。他经常欣喜地发现,在校期间锻炼掌握的知识能力在工作岗位上发挥着不小作用。
对于这一点,徐开晴也表示深有同感:“年轻时所学的知识,在人生道路上相当受用。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会常常想起母校,感恩母校,那一刻特别幸福。”
“为母校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在此次捐赠仪式上,钱旦初和徐开晴还被聘为温州大学创新创业导师,副校长薛伟和就业处处长周伟国为他们颁发了聘书。
“创业导师,是母校给我的荣誉和信任,我们要为母校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徐开晴表示,博联进出口有限公司一直以来都有培养人才的计划,特别希望来自母校的大学生参加见习、实习。作为创业导师,他们也将与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创业经历,联合校友成立创业基金,让有创业需求的学子得到更多的帮助。
两位校友反哺母校引起商学院了不少师生的关注。学院党总支书记郑彩莲表示,温州大学一直以来秉承“求学问是,敢为人先”校训精神,大力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也着重培养他们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批批的学生从温大毕业,但是每一个温大人的初心都不曾改变。长期以来,温大校友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母校的发展,通过捐赠物资、招聘母校毕业生、建立实习实践基地等方式积极发挥他们的力量,着实为母校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母校是每一个温大人的港湾,母校以他们为荣。”郑彩莲说。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电话:0577-86598000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学院中路276号 电话:0577-86598000
Copyright © 温州大学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700682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