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信息
重阳节前夕,第七届“浙江孝贤”获奖名单“出炉”,我校人文学院大二学生石鸿莹榜上有名,10月16日上午作为代表参加了表彰大会。省委书记车俊专程看望了获得“浙江孝贤”称号的代表,并致以祝贺。
石鸿莹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驿亭镇,全家以务农为生,虽然家境并不富裕,但作为独女,石鸿莹被家里人视为“掌上明珠”。小升初时,她原本被上虞一所排名靠前的中学录取,然而,就在那个夏天,意外接踵而至。田里劳作的爷爷,因水泵漏电,触电身亡。不到两个月,爸爸又被查出得了脑胶质瘤,被送到杭州的医院,不到48小时,连续两次被推进手术室,为了给爸爸治病,家里很快用尽了积蓄。妈妈为了照料爸爸,不得不放弃工作,家里没了收入,想到高昂的学费,小小的石鸿莹为自己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名校,改上学费较低的乡镇中学。这个消息被亲戚朋友知道了,都替石鸿莹感到惋惜,伯父还特地送来了学费,但是被她谢绝了,“我读这所乡镇中学基本没花家里什么钱,反而拿到了奖助学金,贴补家用,最重要的是,这学校离家近,我每天晚上可以回家,照顾家人。”
初中三年,石鸿莹除了学业,还要照顾爸爸。每天五六点出门,放学回家后就和妈妈轮流照顾爸爸。寒暑假,爸爸在医院接受治疗,她还会跑到医院照顾爸爸。石鸿莹偷学护士护理病人的技巧,学会了给爸爸擦身子,、洗脚、做按摩,在医院里,常常能看到一个小小的身影,在各个化验室跑来跑去,熟练地取化验单。一大早,趁父母没醒,她会跑到楼下为他们买来早饭。石鸿莹说:“有时候夜里没怎么睡觉,看着爸爸挂盐水,不敢睡,怕出意外……”在初中,石鸿莹是孝心社社长,用节约下来和获奖的一部分钱设立班级爱心基金。她还在校园广播中播出孝德小故事,在敬老院做义工,陪孤寡老人说话聊天。初中毕业的那年,14岁的石鸿莹永远失去了爸爸。她说,孝不需要轰轰烈烈,平时的点点滴滴很重要。人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亲人还在的时候,要对他们好。
如今,在我校就读的石鸿莹,每天都会和奶奶、妈妈通话,念念每天自己听闻的事情。石鸿莹在一篇作文中写道:“我要像向日葵一样,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都昂首挺胸,向着太阳,向着光明。”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电话:0577-86598000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学院中路276号 电话:0577-86598000
Copyright © 温州大学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700682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