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信息
2018年11月15日18时30分,我校第二届文学周之“向经典致敬”大型读书会于育英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由人文学院院长孙良好主持,海外华人作家、驻校作家张翎、海外华人文学作家陈河、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刘艳、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张娟以及当代著名作家王手受邀参加本次活动。
活动开始后,孙良好院长向大家隆重介绍了五位嘉宾,并提出在这个众声喧哗、浮光掠影的社会里,我们要沉下心来阅读经典。之后,各位嘉宾以“读经典的必要性”为主题展开了讨论。孙院长提出:“阅读经典就是‘无用而自有为‘,年少时应该博览群书、披沙拣金。”作家张翎通过她年轻时的经历告诉我们:“经典是年轻时营养的钙片”,她形象地解释了人与经典的关系并告诉大家年轻时要“穿上经典”、成熟后要“脱去”,学会与经典对话。随后,学者刘艳告诉同学们文化素养的养成应该从阅读经典开始,她以沈从文的《边城》和萧红的《呼兰河传》为例,教导大家读经典不能教科书式的阅读,要回到原作、现场以及作者的人生经历来感受一个作家写作的变化。紧接着,作家陈河说道,“读经典要从年轻开始,投入全部精力去读自己喜欢的经典。”学者张娟着重讲述生命哲学,通过生命哲学启示我们每一个个体去发现经典,面对自己、享受孤独之美。
然后,针对“应该怎样阅读经典”的问题。刘艳称:“不管是研究者、评论者还是作家,都应该明白经典与自身影响的关系,知其所以然。”张翎认为,不同阶段所表现的阅读方式不同,通过阅读经典来塑造自身,探索自己的成长变化。陈河与张娟教导我们写作是通过生活经验与阅读经验的积淀而来的,应该多读经典,切忌虚构。王手称:“生活是一本大书,我们应该从阅读经典开始。”最后的互动环节,现场学生提出了自己阅读经典过程中的问题,嘉宾针对同学们的问题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告诉大家经典是在时间的推移中逐渐生成的,我们要进行具有挑战性的阅读、享受孤寂,沉下心来阅读,待到人生阅历达到一定程度时自然会擦出火花、与经典进行灵魂的碰撞。
“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正如这句话所说,经典的阅读也是无声无息地塑造着我们,那些清新隽永的文字就如嘉宾们说的那样,可以让我们读懂自己、读懂世界。此次读书会,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不仅能让他们懂得阅读经典的必要性,而且能够教会他们如何去读一部经典、读一段属于自己的人生,让他们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网络时代里,看清自己,找寻到前行的方向。对于整个学校、甚至社会来讲,阅读就是“生”与“死”,我们需要在阅读经典中触碰到“死”后明白如何“生”,不仅仅是以前那种简单的工具式阅读,而是需要我们怀着一颗明净的心去阅读,在这个纷扰的环境中清醒地读经典、看自己。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电话:0577-86598000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学院中路276号 电话:0577-86598000
Copyright © 温州大学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700682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