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信息
编者按:
近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剑谨对我校将“两区”建设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做法作出肯定性批示,认为温州大学结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耕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六大举措”扎实到位,达到了宣传温州、引导师生的效果。该文由校党委宣传部推送,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卓高生执笔。现将全文予以推出,以飨读者。
温州大学“六大举措”推动“两区”建设精神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
高校思政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将自身的成才成长融入当代中国时代主题的重要环节。温州大学紧紧围绕我市创建“两个健康”先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战略,以“六大举措”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引导大学生了解温州、认同温州、爱上温州,进而留在温州创新创业。
一是组织教师深入温州基层考察,了解掌握市情民情。只有教师深入了解温州,才能在课堂上讲好温州故事。过去十年,温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引进的十多位教授博士中,温州籍的只有一位,其他的都是新温州人。为此,学院通过精心组织任课教师赴温州各县市区开展社会实践考察活动,深入了解温州人文历史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掌握市情民情。
二是鼓励教师开展温州学研究,强化成果转化应用。温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鼓励学院教师将科研与温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紧密结合,围绕温州市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与温州各地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开展深入合作、调查研究和决策咨询,并努力将这些成果转化为教学素材和案例,转化为学生了解温州、研究温州的重要内容。例如,和温州市文明办合作的课题“温州好人”道德生态研究,将调研了解的一个个鲜活感人好人故事搬到思政课堂上、演到思政风采大赛舞台上、讲到学生心坎上。
三是将温州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素材编撰进教材。整合学校优质师资资源,编写“温州改革开放史、温州革命斗争史纪实、浴血奋战的红十三军、铁血凝铸的挺进师、孙诒让与近代温州、叶适其人其事及思想、温州山水诗蕴含的人文历史”等大学生思政课课外读本系列丛书三套共21册,成为大学生了解温州的案头小书。教师还参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浙江实践》《为什么不变:论改革开放》等教材,努力将校本教材和国家、省级统编思政课教材有机融合,相辅相成。
四是推动“两区建设,温州先行”专题教学内容进课堂。学院组织教师统一学习市委关于“两区”建设有关实施意见,在教研室层面结合四门思政课教学内容开展研讨活动。明确重点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增加“两区建设,温州先行”专题教学主题,安排所有教师结合《概论》课“新发展理念”“现代化经济体系”等教学内容确保至少一个学时的专题讲解,教研室邀请温州学研究专家制作专题课件、教案并现场做示范课教学,讲清温州改革开放40年来的辉煌历程和当前发展瓶颈、讲清温州在“两区”建设中的独有优势、讲清“两区”建设温州先行的具体策略等。
五是建成一批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近年来,温州大学的生源户籍地属于温州的不到15%。为加强大学生对温州市情的了解,温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先后与温州博物馆、温州道德馆、温州市城市规划中心、永昌堡、孙诒让故居、奥康集团、正泰集团、红蜻蜓集团等合作共建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努力发挥温州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优势,引导学生在体验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家国情怀、为民务实、担当有为的优良品质。目前已经坚持六年多时间,全覆盖组织大学生分批赴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等开展现场教学,让学生更多了解温州、认同温州、热爱温州、愿意留在温州奋斗。
六是多形式在学生中讲温州好故事。联合在温高校组建优质教学团队,开设温州文化公选课;谋划建设在线课程,在广大范围内宣传温州,引导各类人才了解温州进而来温留温创业发展。利用其它各类讲堂、论坛、报告等机会,取温州本地素材、讲温州好故事、传温州好声音,切实宣讲好温州创新创业的感人故事,积极参与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和科创活动。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电话:0577-86598000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学院中路276号 电话:0577-86598000
Copyright © 温州大学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700682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