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信息
编者按: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让我们采访聆听老师们讲述自己教书育人的经历,展示温大教师风采,并以此向伟大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致敬!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师使命,你们就是最风流的温大人。
丹心育桃李 敬业谱华章
——访温州大学 “华峰品德奖”获得者柳劲松教授
于菁菁校园里,教书育人,埋首科研,桃李芳菲;于深山密林中,观鸟之形,闻鸟之鸣,流连忘返。他,就是我校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柳劲松教授。在三尺讲台上奉献了近35年的他,德才兼备,诲人不倦,别具匠心,深受学生的爱戴,“浙江省优秀教师”“温州大学华峰品德奖”等称号实至名归。
传授知识育人才
柳劲松教授多年来一直坚守教学一线,其治学之严谨,在师生中有口皆碑。他运用自己深厚的专业功底,通过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和丰富的边缘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显著。
柳劲松教授善于运用探索启发式教学,把难懂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形象的比喻、生动的例子结合起来,比如,他把鸟类的锁骨生活化地称作“鸭蝴蝶”,大家便恍然大悟了。他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受益匪浅。在实验教学上,他重视实验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而且示范动作标准、到位,对学生要求严格。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动物的形态和内部构造,他还指导学生做活体解剖,对象有蝗虫、蚯蚓、兔子等,并且用同学们感兴趣的“吃”的话题来讲解动物身上可食用和不可食用的部分。在他的悉心教导下,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得以迅速提高。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工,柳劲松教授精湛而娴熟的教学、实验技能与他30多年来重视动物实验的理念和自身扎实的实验基本功是分不开的。而野外实习,更彰显了柳老师的渊博和敬业。每次带学生到野外实习,他都详细向学生介绍相关动物的形态行为、地理分布等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实地了解动物生存、繁殖、习性等特征,在大自然中帮助学生把书本上的死概念变成活知识,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
许多同学由此也对动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考取了这个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是柳老师让我爱上了动物学研究,我立志要成为像柳老师一样学识渊博的好老师。”本科毕业于我校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目前在香港中文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周丽梦同学曾这样说。
醉心科研成果丰
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在倾心教书育人的同时,柳劲松教授积极进行科学研究。他长期致力于鸟类能量代谢研究工作,带领的团队是目前国内唯一研究鸟类代谢的队伍。
柳劲松教授潜心研究亚热带和北温带等地区的小型鸟类热能代谢和体温调节的适应变化。通过研究,探明了各种动物的热能代谢特征是对各自环境的适应,但在不同地带动物的体温调节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从而导致不同的体温特征,这项研究填补了我国鸟类代谢研究工作的空白。实验室是柳老师的第二个家。他常常在实验室模拟野外环境,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改变温度或光照,使实验室的环境像自然环境一样经常变化。他不厌其烦地一组组改变变量依次操作,不但不觉得乏味,反而始终兴致勃勃、精神抖擞。
他还先后主持了四项国家基金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在本领域著名期刊《Physiological and Biological Zoology》等和《动物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单篇文章《Seasonal acclimatization of metabolism in Eurasian tree sparrows (Passer montanus)》引用达上百次。鉴于突出的学术成就,柳劲松教授被聘为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理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是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温州大学生态学校级重点学科负责人。
在自己做科研的同时,柳劲松教授还带着学生一起做科研。他指导学生参加校、省及国家创新项目,他带的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在浙江省及全国挑战杯大赛中屡次获奖。几年前,柳劲松教授获批第一个国家级课题项目,连续三年,他指导自己带的“古田山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学生参与其中,师生开展合作,直至课题研究完成。盛夏,白天他带领学生在古田山上整理资料,晚上则穿上长袖长裤和雨靴走进自然,观察青蛙的动静,录下青蛙的叫声……夏夜的野外,不仅蚊子肆虐,甚至还有毒蛇出没……功夫不负有心人,师生的辛苦付出获得了丰厚的回报。通过观察、记录、研究、整理,很多学生发表了学术论文,不少文章还刊登在国外期刊上。
爱生如子常牵挂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而柳老师,严格又慈爱。”
“我读研时,跟着‘严父’般的柳老师,‘日子’还真不太好过。每次汇报研究进展,柳老师都会问很多问题,‘最近做了什么?有什么结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但现在回头想,正是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促使我能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不断攀登。”
“柳老师对我们很严格,但也很爱我们,记得有一次我们去野外实习,柳老师随机向我们提问题,我们答不上来,柳老师一生气就把书没收了,但路途中有同学因晕车呕吐,一路上都是柳老师在悉心照顾”
……
很多学生都从柳老师身上感受到了父辈般的充满严厉的关爱。
一直以来,柳老师爱学生如己出。学生因家境贫困交不起学费影响毕业,柳老师慷慨解囊,为他们垫付学费。有两名学生因经济困难想放弃硕士研究生学习,柳老师就为他们提供经济资助,目前,这两名学生已经是博士研究生。
2017年,柳老师整理收集了近十五年来与学生在一起的照片并做成台历一一送给毕业已经十多年的学生们。“柳老师,您太有心了,好感动,感谢您这么多年了还能记得我这个学生,还收藏了我们的照片,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新年礼物。”好多毕业多年的学生收到台历后都打电话、发微信感谢柳老师。“无论天涯海角,你们是我永远的牵挂!”柳老师留在这本印有师生合影的、精心制作的台历上的这句话,温暖并激励着学生一路前行。
“我也不会用什么华丽辞藻概括师德到底是什么,我就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作为家长,我得考虑他们的现在,更要考虑几年、数十年后他们的未来。"柳劲松教授动情地说。
从教几十年载,他始终初心未变,“这次获得华峰品德奖,我觉得受之有愧。它鞭策着我要以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影响学生,努力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柳老师和蔼地说。岁月悄然在他身上刻下痕迹,却也让他拥有这半生知足。教书育人,润物无声,这是柳劲松教授一辈子的事业。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电话:0577-86598000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学院中路276号 电话:0577-86598000
Copyright © 温州大学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700682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