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信息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4句话、32个字,“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凝练了伟大建党精神。建党精神既是对过去一百年党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精神追本溯源,也是在新的征程上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铸造精神家园。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基石。在中国共产党的话语中,真理与理想不可分割,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信念与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相统一。坚持真理就是要高扬马克思主义真理旗帜、汲取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绽放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的根本指南。1920年2月,李大钊与陈独秀相约在北京、上海“分头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准备建党”。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也相继对建党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与观点。1920年8月13日,在法国勤工俭学的蔡和森致信毛泽东,信中第一次提出“中国共产党”名称,并且认为党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四种利器之首,是“发动者、领袖者、先锋队、作战部,为无产阶级运动的神经中枢”。只有组建了共产党“然后工团、合作社,才能发生有力的组织。革命运动、劳动运动,才有神经中枢”。毛泽东1921年1月21日在回信中明确表示“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进一步提出“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联系在一起。从那时起,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走出一条完全不同于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辟新境界。有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中国革命规律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就有了正确认识,就有了远大的理想——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我们:“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我们党之所以坚强有力,不仅全党在理想信念上坚定不移,更需要每一位党员在内心深处对理想信念上坚定不移。回望百年党史路,我们党能够经历大革命失败而不断奋起,跨越二万五千里征途磨难而淬火成钢,经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洗礼而走进新时代,归根结底就在于千千万万中国共产党人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无论有多少个“娄山关”“腊子口”,都能矢志不渝、砥砺前行,“虽九死其犹未悔”。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我们学习“四史”不是简单地呈现过去,其价值影响是指向未来,梳理出“承前”与“启后”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这一目标作为凝结党和国家集体意志的时代性命题,是对初心和使命的理性深思,是对建党精神的深刻注解。刘伯承同志曾这样追问:老百姓不是命中注定要跟我们走的,为什么不跟别人走呢?那是因为一代代共产党人实实在在为人民谋幸福、不遗余力为人民干实事,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党将人民健康放在首位,精准施策,应治尽治。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的任务目标,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实现了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得以延续和深化。今天,我们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更加需要牢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新征程中,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温州党史上的烈士叶廷鹏,他是温州第一个共产党支部——“温州独立支部”的成员。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温独支”遭重创,他冒着生命危险甚至在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仍在平阳农村坚持革命斗争。从1928年1月到1935年春,他先后四次恢复地方党组织并组织赤卫队进行暴动。在此期间,叶廷鹏中弹负伤避栖荒岛,以青蛙捣黄泥疗伤,海藻、野菜充饥,伤愈后就到宁波等到地寻找党组织。在严酷白色恐怖下,他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兴办农民夜校、妇女识字班,从事革命宣传活动。1935年春,叶廷鹏等人再次重建中共平阳县委,组建起—支数十人的浙南红军游击队,坚持到1936年9月与粟裕领导的挺进师会合。1941年11月,叶廷鹏在平阳被国民党顽固派逮捕,备受酷刑终被杀害。“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不怕牺牲就是要始终坚持大无畏的牺牲精神,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达370多万人,平均每天牺牲370多人。在和平时期,共产党人同样体现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革命意志。无论是共产党员焦裕禄、雷锋、王伟,还是航天报国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北斗团队,或是抗洪救灾的军人、武汉抗疫的医生护士,都是把党的事业、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安危放在第一位。在脱贫攻坚斗争中,全国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英勇斗争就是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在伟大斗争中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中国共产党人就是在“不怕疲劳连续作战”中当先锋,在攻克艰难险阻中成为排头兵,在驾驭复杂局面和防范化解风险中练就硬脊梁。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担当。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党的一大制定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明确规定“凡承认本党纲领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党员的人,经党员一人介绍,不分性别、国籍,均可接收为党员,成为我们的同志。”忠诚是党章对党员的基本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在加入党组织时都要宣誓“对党忠诚”。这一誓言是对党和人民的承诺,是全党保持凝聚力、战斗力的基石。在新时代,对党忠诚就是要求我们牢记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以实际行动做到“两个维护”。2014年5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央办公厅各单位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代表座谈时,曾引用诸葛亮《兵要》中的一句话“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来说明党员干部对党和人民忠诚的重要性。对党忠诚就是对人民忠诚,对人民高度负责就是对党高度负责。“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民心向背事关党的事业兴衰,事关国家兴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当口,是否牢固确立人民立场、人民观点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这是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根本要求。因此,党建精神深层次地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观点,既是我们党一百年来实践证明颠扑不破的真理,也是在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坚定运用和创新发展。
2013年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劳动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强调:“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在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我们要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一是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不断为崇高理想不懈奋斗。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把远大理想和现实目标相结合,把坚守理想内化为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思想自觉,转化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的行动自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二是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不断创造美好生活。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在新的征途上,我们要始终坚守党的初心使命,充分发挥其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精神动力作用,不仅要与人民有盐同咸、无盐同淡,还要做到敬终如始善始善终,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
三是勇于自我革命,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新的征程上,我们要追随时代步伐,适应时代要求,勇于进行自我革命、自我更新,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提高,始终保持思想上、组织上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坚持严字当头,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全面从严治党就要跟进到什么阶段,做到管党有方、治党有力、建党有效。
(作者:牟德刚)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电话:0577-86598000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学院中路276号 电话:0577-86598000
Copyright © 温州大学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700682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