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信息
温州大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党委积极组织各教工党支部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通过合作申报项目、合力攻关难题、共同培育人才等方式,努力做深产业与专业、企业与学院同频共振大文章,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院长张笑钦说:“要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落实到工作中。做科研,最重要的是接地气,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把科研成果产品化,而不是在实验室闭门造车。”
张笑钦院长带队在浙江亚龙教育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调研
新加盟温州大学的浙江省特聘专家、美国Akron大学物理系终身教授、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会员陈昂老师,“做接地气的科研”一直是他和团队成员的共同目标,也是流淌在他血液里的“学术基因”。今年,温州全力打造“数字化改革先行市”,陈昂教授忙得不亦乐乎。他应邀参加瓯海区委书记专题会议暨数字化改革例会。会上,他梳理了数字化改革的核心业务,并深刻解读了数字经济改革下实现“四个能力”内涵和要求。
一个会议结束,陈教授就要马不停蹄奔赴下一场咨询,他笑着说:“数字化浪潮,正不断赋能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升百姓获得感,我对温州数字化改革浪潮充满期待,很乐意做数字治理理念的传播者和宣传者。”日前陈昂教授团队与瓯海区的三浃村、西湖村合作开发未来社区系统,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为社区开发了九大场景,解决城市社区特别是老旧小区运营管理的痛点难点问题,如安全隐患问题、停车出行问题、公共服务和社区环境问题等。“未来社区平台”将促进社区管理和服务精准化、精细化,让老旧小区华丽转身,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为实现垃圾分类数字化管理,陈昂教授团队提出“在垃圾投放点设置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柜”的建议,通过“实时监控+大数据分析”技术,将垃圾分类流程化,极大提高了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此举得到鹿城区丰门街道的大力支持。
为加快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他带领团队深入乐清市科舰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实地调研,与公司签订数字化车间系统改造合同,为企业进行ERP企业管理系统和MES制造执行系统软件开发和培训,科学改善生产管理方法,全面提高制造执行能力,工作成果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认可。
当前,数字化改革进入新阶段,通过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建立基于态势感知的智能化安全管控平台,保障数字化改革相关平台和城市大脑系统的安全运行,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需求。刚入职温大不久的新教师徐震,听闻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急需从事计算机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的从业人员深度参与构建一体化公共数据平台,他主动请缨,协助处理数字安全工作,利用数据挖掘等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发现异常访问数据,成功侦测到恶意攻击行为十余次,实现风险预警。
教师叶晓丰团队,以温州本土传统生产企业智能制造发展为研究方向,采用无线网络与物联网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移动端+物联网数据采集体系,将信息、网络、自动化、现代管理与制造技术相融合,先后与浙江电泰阀业有限公司、戴氏机械有限公司、维都利阀门有限公司、浙江亚虹铝箔科技有限公司、温州泰昌铁塔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合作,并进行有效推广。
叶晓丰老师深入维都利阀门有限公司车间指导
据了解,该学院长江学者叶修梓教授、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施晓秋教授、中科院百人计划B类人才陈恒教授、浙江省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人选戴大蒙教授、市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樊明宇教授等都在各自专业领域,为智慧城市建设积极建言献策。
“顶天立地”做科研,是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张笑钦给师生们上的第一课。为贯彻落实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促进温州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技术产业化发展,该学院高起点搭建大数据与信息技术研究院和温州市数字经济研究院。
大数据与信息技术研究院与鞋艺小镇智慧工程(二期)签订了技术咨询服务合同,为鞋艺小镇提供市场竞争分析、投资营销计划、管理技术研发等实际运作方案。据悉,研究院已先后为浙江电泰阀业有限公司等10余家本土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得到了温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的高度肯定,也因此获批“智能化技改诊断咨询服务机构”和“智能化技改推广培训服务机构”。在服务企业过程中,团队已申请发明专利10项,软著3项。他们的部分研发成果已走出实验室,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并转化为丰厚的经济效益。
为加强政企沟通、服务企业发展,温州市数字经济研究院成功举办“温州市抖音电商直播产业交流会”“腾讯云·企微管家产品发布会暨招商大会”等大型活动。研究院现已招商引资德塔森特落地瓯海,并成功申报瑞安市、乐清市、苍南县2021年智能化改造咨询诊断服务机构,为企业智能化改造提供咨询诊断、项目实施、培训推广等相关技术服务。
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全力说:我们学院将继续深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度参与温州市委市政府全力打造全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示范区、数字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数字金融发展中心和智慧物流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在实践中见精神、见行动、见实效,为温州市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催生产业转型新业态、释放经济增长新活力做出应有贡献。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电话:0577-86598000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学院中路276号 电话:0577-86598000
Copyright © 温州大学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700682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