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信息
林瑞跃
【人物名片】
林瑞跃,1979 年 11 月生,温州大学数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主持国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主持并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各一项、厅局级项目多项。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于《OMEGA》期刊的论文获该期刊 2020 年度最佳论文奖,系温州大学建校以来首次在高水平的国际管理运筹志上获得国际性奖项。
在温州大学的校园里,有一位名叫林瑞跃的女教师,她深耕应用数学领域多年,在教学、科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就。近日,她接受记者采访,讲述了她与数学的不解之缘。
保送名校研究生成三名幸运儿之一
林瑞跃性格开朗,健谈,整个采访过程笑声不断。林瑞跃的名字,包含着她的生长地——被称为“理学名邦”“东南小邹鲁”的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瑞安。生于斯长于斯,她从小就备受瑞安文化的熏陶。1994 年,林瑞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地百年名校瑞安中学。高中毕业后,林瑞跃成功被名校西安交通大学录取,就读于科学计算及应用软件专业,从此与数学结下不解之缘。“我本以为这个专业是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的,没想到基本都是数学类课程,也算是误打误撞进了数学科研领域。”林瑞跃打趣地表示。记者了解到,西安交通大学科学计算及应用软件专业创办于1957 年,是全国最早开展计算数学教学和科研的专业之一。
西安交通大学学风优良,为了学习深奥的数学知识,林瑞跃与宿舍同学一起下课就去自习室抢占位置,晚饭过后就开始自习,一直努力到 22 点左右才回寝室洗漱。熄灯之后,全宿舍仍然坚持点亮应急照明灯学习到近 24 点。第二天 6 点多,大家又早早起床,以晨跑开启全新的一天。辛勤耕耘终获“大丰收”:在即将迈入大四之时,林瑞跃已经获得保送西安交通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宝贵名额。在 30多人的班级里,仅有包括林瑞跃在内的 3名女生成为了保送幸运儿。
林瑞跃在采访中分享了自己免试保研的心路历程 :“大一刚进来的时候,师兄师姐就来给我们‘洗脑’,说我们这个专业只有读研才能真正深入做科研,所以我刚读大学不久就暗下决心要好好读书,将来考研。保送读研要以大学前三学年每个学期的期末考成绩为依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走好大学的每一步,提前打下良好基础。我那时候基本上每次考试排名都是全班第一或第二,偶尔考砸了就是第三名。”林瑞跃的话语看似轻松淡定,但好成绩背后付出的艰辛,只有她自己才能深刻感受。
林瑞跃参加研讨会留影
被科研实力吸引毅然加盟温大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林瑞跃师从西安交大教授、博导陈志平,一位专门研究金融风险度量与金融最优化的专家学者,林瑞跃则将自己的研究方向细化为了“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来评价投资组合绩效”。“通俗点讲,现在基金公司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基金,我就是去研究一些比较综合的评价方法,来为这些基金进行评级分析。”林瑞跃说。
2004 年,林瑞跃获得计算数学专业硕士学位后,正式开启全新的“社会人”生活。在高中同学的介绍下,她将简历投向了家乡的高等学府——温州大学,经过面试、审查等层层关卡,最终顺利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谈及回温工作的原因时,林瑞跃吐露了初衷 :“我是家里的独生女嘛,所以还是想要回到温州工作。温州大学虽然与985/211 名校存在一定差距,但是老师们的科研实力却非常强劲,像高利新院长、赵才地教授的科研都做得很好,这也是吸引我加入温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来到温州大学任教以来,林瑞跃一直从事一线教学工作,以及数据包络分析理论与方法在经济、管理与金融领域的应用研究。最为忙碌时,她一周会有多达 10余节课,同时兼任班主任的职务。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求新求变的林瑞跃慢慢意识到自己在学术研究上仍存在着短板与不足,于是考博的想法开始慢慢浮现,并最终变成了现实。2012 年,林瑞跃考回母校西安交通大学,在数学与统计学院攻读在职博士学位,并于 2016 年 3 月顺利毕业。“虽然是在职读的博士,但毕业条件几乎和全日制博士生一样,我花了 3 年半时间攻下博士学位,在我之前,我所在的师门没有人是以这样的效率读博的。”林瑞跃告诉记者,她在读博期间苦练“内功”,先后发表全英文论文成果 6 篇,这些学术成就为她今后更好地开展科研课题、做好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执教近二十载收获高含金量人才荣誉
林瑞跃硕士研究生毕业
进入温州大学工作以来,林瑞跃执教的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金融投资学、抽样调查、运筹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消化知识,她会强调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认真听讲、课后复习等步骤。在教学过程后,林瑞跃还会发挥自己乐观、开朗的性格优势,结合有趣的实例为学生讲解苦涩的专业知识。“比如说,在讲利润最大化的问题时,我会给学生们举一些理财产品的实际例子,告诉他们不能只看表面的利息,而是要搭建组合模型进行综合判断。这些内容更能活跃课堂氛围,学生们常常听得津津有味。”林瑞跃举例介绍。
如今的林瑞跃,已经桃李满天下。她教过的不少学生,考取了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硕士、博士,并在各自工作领域拥有不俗的表现。让林瑞跃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名叫做李慰的 2015 级物理师范专业学生。“大三快结束的时候,身边同学还在上课、准备考试,李慰已经修完大学所有学分,申请提前毕业,并以综合第 5 名的成绩考取了中国科学院北京物理所硕博连读研究生。”林瑞跃回忆说,李慰学习刻苦认真,几乎每次上课都是坐在教室第一排,他借助温州大学实行的弹性学制,通过旁听或申请免修,三年内就修完了大学所有课程学分。
执教 17 年,林瑞跃个人技能与职称也逐步获得提升——以助教身份教学 2 年后获得讲师职称,随后又在 2015 年获评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在科研方面拥有杰出表现的她,如今已具备破格提升为正教授的条件,目前正在积极申报中。与此同时,林瑞跃还曾在 2012 年入选温州市551 人才工程第三层次,2016 年入选温州市 551 人才工程第二层次,2019 年入选温州大学新湖学者,2020 年入选温州大学瓯江特聘学者,收获了各类高含金量人才荣誉与称号。
林瑞跃与温州大学毕业生合影
获国际顶级期刊论文奖创下历史纪录
在教学之余,林瑞跃还在科研成果上不断实现突破。她曾主持并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各一项、厅局级项目多项。2020年 1 月开始,她又主持了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可处理负数据的网络 DEA 模型及其在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中的应用》,该项目计划于 2023 年 12月结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林瑞跃还曾因为在国际期刊上获奖而成为校园“风云人物”。2020 年 12 月,国际顶级学术期刊《OMEGA-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公布 2020 年度最佳论文奖,林瑞跃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Directional distance based diversification super-efficiency DEA models for mutual funds》成功上榜。该论文主要聚焦证券投资基金的绩效评价问题,基于定向距离函数和分散化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提出了区分金融市场上有效基金绩效的分散化超效率模型。记者了解到,该奖项获奖难度大、含金量高,在国内鲜有非 985、211 高校的学者获得,更是温州大学建校以来首次在高水平的国际管理运筹杂志上获得国际性奖项,对温大提升知名度与学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林瑞跃也因此获得2020 年度温州大学“校长特别奖”。
日前,温州大学校长赵敏等校领导还专门走访慰问了林瑞跃,代表校方送上问候和祝福。“林瑞跃老师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具有杰出贡献,希望林老师继续围绕国家、地方、学校发展的战略需求,整合研究领域的优势和特色,引领学科发展,力争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就。”赵敏现场寄语。
“校长来看我的时候,我可激动了,备受鼓舞!”虽然慰问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但林瑞跃仍然激动不已 :“接下来,我还会继续在教学与科研领域深耕,尽自己所能去做好教师这份事业!”林瑞跃所在的温州大学数理学院,也有长远的发展计划。该学院计划充分发挥温州“数学家之乡”的优势,积极对接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筹备温籍数学家论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为温州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电话:0577-86598000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学院中路276号 电话:0577-86598000
Copyright © 温州大学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700682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