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信息
铭记光辉历史 传承红色文化
——参观中共浙南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和纪念馆有感
中共温州大学离退休委员会第三支部 牟德刚
4月2日,温州大学离退休干部教师第三支部参观中共浙南一大会址和纪念馆。我切身感受到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在逆境中的奋斗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革命信念和坚强战斗意志。
首先,无论是革命处于怎样的低谷,支撑共产党人坚持战斗的精神动力就是崇高的理想信念。大革命失败后,在温州建党的第一批共产党人谢文锦、郑恻尘、蔡雄等被反动派杀害,中共温州独立支部遭到破坏。但是,“温独支”自1924年以来成立和工作的三年时间里,已经在温州乃至整个浙南地区不断扩大马列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在浙南大地播撒了革命种子。中国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的追求,不会因为遇到一时挫折而退缩。虽然有些畏惧白色恐怖的逃脱者,但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是不会被吓倒的。“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无数先烈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数革命烈士“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在党的“八七会议”之后,温州工农要求革命的势头旺盛,中央特派员金贯真给中央的报告中说明:“目前群众革命情绪丝毫没有因严厉的白色恐怖而稍减,如温州城内工人活动更因而积极贴标语写口号,弄得满城风雨,甚至在司令部门口都写出我们的口号来。”温州各地区先后发动20多次农民暴动,宁海、玉环暴动等7次,永康、缙云暴动等5次。“成千成万的武装农民,反盐税斗争。临海群众反抗土地陈报斗争,更直接走上与反动军队几次肉搏血战。闹荒斗争几乎没有一县不发动。游击战争正如雨后春笋一样,到处杀豪绅地主,焚烧契据,镰刀斧头大红旗,已经飘扬于浙江的南部了。”这些农民暴动有些是浙江省委直接领导的,有些是大革命风暴中受过锻炼并坚持革命信念的共产党人发动农民逐步发展起来的。浙南地区农民武装暴动充分证明,只要共产党人还在,革命的火种就不会被扑灭。这些农民暴动扩大了党的影响,促进了浙南地区各地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使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坚持武装斗争,组建由共产党直接统率和指挥的军队。1927年8月,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第一次明确提出:“革命战争,必须要创造新的革命军队”。1930年3月31日,党中央致信浙南党组织:“应当坚决在浙南以永嘉、台州为中心,组织地方暴动,建立红军。浙南地方暴动的前途,就是夺取浙江一省政权的前途”,并指出:“为使党更能敏捷地指导推动工作,有成立浙南特委的必要”。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金贯真、胡公冕负责成立红十三军,浙南地区有了第一支正规的红色武装。
在组建红十三军的同时,为了贯彻中央指示精神,配合军事斗争,浙南党组织积极筹建中共浙南特委。1930年6月18日至22日,中共浙南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瑞安渔潭中村灵佑宫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温州、台州和金华地区的党代表和工人、妇女、游击队、红十三军的代表共25人。会议通过了组织问题、农民运动、妇女问题等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共浙南特委,由王国桢担任书记。
浙南第一次党代会后,特委委员分头到各县指导工作,召开县区党的代表会或活动分子会议,贯彻党代会精神,开展土地法、劳动法、苏维埃政纲、反军阀战争宣传活动。红十三军在党的领导下,活动遍及浙江的温州、台州、处州、金华地区的20余个县,经历了大小战斗百余次,在浙南乃至浙江省党的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浙南地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终于开拓出革命的新局面。
可以说,我们党是在血的教训中逐渐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寻找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并且用这条道路指导中国革命实践,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华民族获得了独立、人民获得了解放,从而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根基。
再次,党的领导是革命成功的根本保障。党的坚强领导必须以党的自身强大为前提。加强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从危难中奋起的重要法宝。浙南地区的星火燎原就是由刚刚组建的中共浙南特委遍地燃起。
中共浙南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组织问题决议案》中提出,提高党员素质、健全地方党部和支部生活,坚强党的纪律、加强党组织联系群众的任务。其中最主要任务是健全党组织,“地方党部不健全,则一切工作失了推动与指导。”浙南特委直接派出干部冒着生命危险奔赴各县恢复和整顿党组织。特委成员亲自到各县去巡视,对支部建设整顿情况、党员组织生活情况和缴纳党费等情况进行指导和督促,并在当年的8月开办为期一周的党员训练班,施以党的政策、秘密工作、组织暴动等方面的训练。浙南特委通过艰苦卓绝的工作,逐步打开了浙南地区革命新局面。
浙南特委和红十三军的战斗前后坚持大约二年多时间(部分红军坚持到1935年与挺进师会合),这个过程是相当艰难曲折的,因为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加之敌强我弱,有1700多名共产党员和红军战士为革命献出了生命,红十三军团以上干部和浙南特委主要领导成员几乎全部牺牲。但是,浙南特委领导的广大党员和红十三军在浙南广大农村中宣传了党和红军的主张,播下了革命的种子,他们战斗过的中心区域,以后大都成为共产党的游击根据地。
中共浙南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的前后经历虽然短暂,但是一个不容怀疑的事实告诉我们,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拥有了从危难中奋起的强大战斗力,并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得到人民群众衷心拥护,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坚强领导核心。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电话:0577-86598000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学院中路276号 电话:0577-86598000
Copyright © 温州大学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700682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