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信息
近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温州大学师生通过网络、电视、手机直播等形式积极收看收听大会实况,关注两会动态,并结合自身工作和学习情况畅谈感想、热议两会。师生们对2020年以及“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倍感振奋,对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新进展欢欣鼓舞,对“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期待,对教育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温州大学将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努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3月5日,全国两会顺利开幕,既向世界展示我国率先走出新冠肺炎疫情危机的伟大成就,也向世界彰显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韧性。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盘点国计民生的大事要事,其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尤其令我们教育工作者产生共鸣。教育事业关系千家万户,李总理在报告中说要“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反映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新阶段之后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追求,也是对我党长期以来坚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立场的生动注解,并且直击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难点和千万家长的“痛点”。2020年我国扶贫攻坚决战取得伟大胜利,接受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教育的需要与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成为未来一段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巩固并扩大教育保障投入,系统深入推进教育改革,扎实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让更多的人群获得更加公平的教育机会,让高质量教育普惠的阳光洒向祖国的每一个角落。教育学院全体教师身担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从事培养“未来人民教师”的伟大使命,有责任更加尊重教育、更加热爱教育,通过立足岗位的点点滴滴努力,为实现总理所言“让每个孩子人生出彩”的美好愿望而贡献自己的才智。(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博士、副研究员何毅)
今年两会在教育方面关注的根本问题是教育的公平和质量问题。《政府工作报告》将教育取得的成就概括为“教育公平和质量较大提升”,将“十四五”规划教育目标的核心和2021年教育工作的重点锚定为“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十三五”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教育经费投入大幅增加,教育管理制度不断健全,教育评价体系逐步完善,高等教育不断壮大,民办教育和网络在线教育蓬勃发展,教育质量和规模都获得了质的提升,总体上已经达到相当水平。尽管如此,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的社会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样一个论断同样适用于教育事业。中国教育事业当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更加公平针对的是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更高质量对应的是教育发展的不充分问题,《政府工作报告》可以说是抓住了中国教育发展的根本和核心。中国有巨大的体制优势,有全国人民的同心同德,我们坚定地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事业的正确判断和英明领导下,中国的教育在不久的未来一定可以迈上新的台阶,真正成为世界一流的教育强国。(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石磊)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是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教育扶贫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环。如今,许许多多和我一样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教育扶贫政策的帮扶,在校期间收获的各类奖助学金,让我减轻了经济压力,能够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专业学习上。在受益的同时,我也更加深刻认识到党和国家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目前,我正在积极努力争取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个伟大的组织。作为一名将走上教师岗位的数学师范生,我将始终不忘初心,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为祖国和家乡的教育事业,奉献出全部的自己。(数理学院2018级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盛佳佳)
通过观看两会,了解中央领导同志参加代表团审议或界别联组会时发表的关于教育的重要讲话,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大团结和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础,在教育的发展中,需更加重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以立德树人为本,推动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学习好、传播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硕士生 刘忠露)
3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各民族要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作为学科思政教育专业方向的学生,应该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树立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与民族自信,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向青少年学生传递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培育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增强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对党史学习教育要不折不扣抓好落实。作为大学生党员我们更要带头学好党史,不断提升自身党性修养,将党的精神继续发扬光大。同时我们也要学习好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筑牢思想根基,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学科教学思政 张如意)
“我们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强调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2020年注定不凡,决胜全面小康,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书写着一个又一个的传奇。国家强大,民族振兴,教育发展是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主旋律之一,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是孩子。在今年的两会上,谈到2021年重点工作时,李克强总理提到了教师待遇问题,总理说“健全教师工资保障长效机制,改善乡村教师待遇”,这一番话刷屏了。我们的老师用千百倍的耕耘,换来桃李满园香,老师们教书育人、勤勉敬业,提高教师待遇已经是全社会的共识,再穷也不能穷老师。老师什么样子,课堂就是什么样子、学生就是什么样子。今天,我站在学生的角度,同时朝着努力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这一方向,厚植教育情怀,老师既是教育工作者也是精神引领者,向恩师们致敬!Farewell to 2020. Fare well in 2021. We will succeed - and that success will belong to every one of us.(外国语学院2018级翻译2姜钰舒)
对于教育,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长期以来的目标一直都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能让不论出身如何的人都能够得到一定的教育资源,以此来提升自我改变命运。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能让大部分学生都找到各自擅长的方面,在社会中发挥出更加强大的力量。而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更是对中国数以亿计的学生的负责,更加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力量,培养出更加优秀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计算机学院2018级数科2金利勇)
2020年及“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冲击下,仍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性地成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结果,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结果,是始终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新发展理念的结果。“十三五”以来,党对教育工作的指导也得到全面加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核心地位,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优势与特色。“十三五”规划的完满收官为“十四五”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青年党员,同时也作为一名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师范生,定要时刻深入学习落实党的精神,认真总结“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贡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学科思政学生 贾晓妍)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电话:0577-86598000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学院中路276号 电话:0577-86598000
Copyright © 温州大学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700682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