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信息
温州大学师生和志愿者老兵收看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
热泪盈眶、掌声雷动,10月23日上午,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温州大学师生把一堂特殊的思政课搬到了瑞安市抗美援朝历史教育馆,以慰问志愿军老兵、收看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的形式,缅怀革命英烈丰功伟绩,学习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亲历者讲述让历史不再遥远
“70年前,在那场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的志愿军战士用血肉筑起了防御线,打出了中国的国威。”今年88岁的马发泉老人,曾在朝鲜金城地区的541高地、上甘岭阵地上浴血奋战。在给同学们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战斗故事时,精神奕奕、中气十足。讲到动情处,想起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友,马发泉流下热泪,同学们也湿了眼眶。
志愿者老兵马发泉给同学们讲述抗美援朝故事。
“我是零零后,觉得发生在上世纪的抗美援朝战争离我比较遥远,但是今天听了习总书记的讲话还有各位老兵的亲身经历分享以后,我觉得一下子就把这个距离感拉近、缩小了,心里特别震撼。”温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2020级新生许颖激动地告诉记者,这一堂特殊思政课,对自己触动很大,作为一名思政教育师范生,要把抗美援朝精神弘扬、传承到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同为2020级新生的杨周岳表示,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真实的历史照片,内心感触很深。我们这一代人能够有这么幸福的生活,都是老一辈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永远感谢、铭记这些革命先烈。
现场教学让思政课更具魅力
温州大学的30多名同学还实地参观了瑞安市抗美援朝历史教育馆,这座占地面积近1300平米,室内展馆面积600平米的教育馆,展示了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的纪念品、图片、文字资料以及志愿军战士当年缴获的美军防弹衣、急救包等100多件实物。该馆是志愿军老兵马发泉老人在2000年第二次去朝鲜后,看到曾经的战友和亲人尸骨不能魂归故里时,发起筹建的全国唯一县级抗美援朝历史教育馆。
让同学们走出教室,把课堂搬到实地,让亲历者讲述历史,能够让历史变得更加生动、更加鲜活、更加真实。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马红宇告诉记者,这样的现场教学,能够增强同学对专业的热爱,从而转化成为学习的动力,让每个同学都能深入思考怎样在新时期发扬抗美援朝精神。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徐凌云表示,要把习总书记讲话的内容,融入到今后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中,进一步弘扬抗美援朝的伟大精神。
近年来,温州大学积极推广“一化六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即全面推行专题化教学、全面推行《学习手册》制、学习小组制、教学互动制、竞赛教学制、现场教学制、弹性考核制,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课堂,达到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目标。
相关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5478704203742057120&t=1603939596450&showmenu=false&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item_id=15478704203742057120&ref_read_id=df43ef08-5889-4c1e-a504-738a214e279d_1604370752863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电话:0577-86598000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学院中路276号 电话:0577-86598000
Copyright © 温州大学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700682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