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信息
疫情之下, 温州大学化危为机,围绕“防控发展两不误” 的工作目标, 持续深入推动“最多跑一次” 升级为“一次不用跑”。 温州大学副校长蔡曙光说: “我们进一步完善‘互联网 + 教学’ ‘互联网 + 办公’ 机制, 以非常举措尽最大可能减少疫情对学校建设发展的影响, 稳妥有序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开展, 努力实现延迟返校与正式开学的无缝衔接。” 强有力的信息化技术, 确保了学校“两战硬、 两战赢”, 交出了学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科学发展高分答卷。
师生“云端”相聚 助推线上教学新变革
2 月 17 日, 温州大学正式启动线上教学。 学校负责教务管理工作的刘杨老师很苦恼, 学生课表上只有原计划的线下课程上课时间、 上课教室等信息。 如何让学生快速查询到自己课程的线上教学信息, 及时进入课程学习? 针对这一难题, 学校迅速研发“线上课表查询” 微应用, 同学们在家能够一键查询所学课程的线上教学方式、 教学工具、 上课网址、 线上课程专用 QQ 群等诸多信息。 该应用上线当日就有近万名学生访问。 数理学院教学科张芬老师说:“有了线上课表查询, 不用逐个电话通知学生, 时刻担心学生找不到线上课程, 耽误学习。”
为了全面提升线上教学质量, 确保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效, 培育优良教风学风, 学校实行“课程全覆盖、 过程全驻留、 结果全反馈” 的线上课程教学督导机制, 并推出“学风教风督查 (检查)” 微流程, 实现学风教风监督数据“掌上报”。 4 月 15 日, 学风教风督察员、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杜文娟同学如往常一样, 进入“云端” 课程, 了解同学们“云端” 上课纪律情况。 课后, 她在手机上打开“学风教风督查 (检查)” 流程, 填写课程到课人数、 迟到人数、 请假人数、 旷课人数、 课堂纪律评价等情况, 学风教风监督轻松完成。 学生处负责数据收集的雷霞老师说: “以前学生需要晚上加班整理数据, 然后发送给我核对, 现在学生只需课后手机上填写, 我从后台直接导出汇总表,减少了很多工作量。”
为满足广大学子考研、 出国留学、 校外访学、 求职应聘等需要, 学校还为同学们量身定制了“云打印”微服务。 学生们足不出户就能根据自身需求远程打印盖有学校公章的优秀毕业生证明、 综合成绩排名证明、 专业排名证明等, 实现学生常用事务“一次不用跑” 目标。
当前, 全国各地正加快复工复产进度, 劳动力“刚需” 出现较大缺口, 高校毕业生求职正在火热进行中。 温州大学商学院 16 财务专业的毕业生朱怡琛同学打开学校的“最多跑一次” 校务服务平台, 填写 《毕业生就业推荐表》 提交审签申请; 学校负责审批的老师即刻在手机上收到提醒通知, 掌上完成审核和审批。 朱怡琛很快在手机上收到审签通过通知, 远程打印带有学校电子印章的 《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提交给用人单位, 开始求职之路。 相比往年毕业生跑学校办公室找多个老师签字、 盖章, 今年“一次不用跑” 随时随地就可以轻松拿到 《毕业生就业推荐表》, 这让朱怡琛感到很惊喜,既避免了往返学校路上的被病毒感染的风险, 又节约了时间和金钱。
此外, 温州大学还陆续推出了课程免听免修申请、 中英文成绩单打印、 学籍证明打印、 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求职补助等系列“一次都不跑”学生服务事项。 后续温州大学还将推出学生政审、 学生缓考申请等微流程, 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校务“掌上”办理,助力办事流程再优化
疫情防控期间, 高校师生健康数据的动态跟踪与上报工作时间紧、 任务重, 且需要投入较多人力。 学校推出“健康打卡” 掌上微应用, 师生可以通过手机打卡一键提交, 实现了“一表多头” 提取上报功能, 无需专门安排“表哥、 表姐” 便可轻松完成数据上报要求。 组织部负责数据统计的陈煜老师说: “以前手工统计, 要天天整理、 汇总, 经常忙到半夜两三点。 现在一键导出就可以, 实在太方便了。”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管理, 切实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学校研发“入校证明” 掌上微应用, 对入校师生姓名、 入校时间、 入校地点、 入校原因等进行数字化建档, 确保人员出入“快速追踪、 可防可控”。
4 月 18 日,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的樊老师为了更好地开展线上教学, 需到办公室精心备课, 他熟练地打开“我的温大” APP, 掌上填写“入校证明” 申请, 经学院书记审批通过, 他向校大门保卫人员出示“入校证明” 审批通过页面和健康绿码,并配合测量体温, 顺利完成了进校流程。 整个过程, 一次都不用跑, 审批不见面。
学校还第一时间推出市内通行证明、 返温证明、 医疗物资申领等防疫微流程, 以及健康打卡、 疫情统计、疫情动态、 疑似感染行程、 防疫地图、 疫情智能问答等防疫微应用。
财务核销审批是学校的一项日常工作。 平时, 教职工们需要往返各科室进行财务核销。 近段非常时期内,学校迅速上线了财务报销网上审批,老师们在手机上即可进行财务核销审批申请。 此外, 校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的议题报批也实现了“不见面审批”,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当前, 随着国内疫情形势逐渐向好, 学生返校之期指日可待, 为满足防控要求和师生复工复学实际, 学校继续在“我的温大” APP 上推出“校园通行码”、 通行码验证、 学校疫情情况统计 (含确诊、 疑似、 在校人数、 医学观察、 发热人数等信息) 等微应用, 实现将“两码一表” (即省厅健康码、 14 天打卡记录码和学生返校登记表) 合成一个通行码, 师生“一码在手, 进校不愁”, 为学生返校做好充分准备。 近期还将推出疫情期学生返校申请等微流程, 利用信息化手段高效助力学生返校与防疫工作数字化与精准化。
温州大学“最多跑一次” 改革主要是依托温州大学“最多跑一次” 校务服务平台—— — “我的温大” App 来开展的。 该平台坚持以师生为中心, 有效梳理办事事项及流程, 打破信息孤岛, 实现业务协同, 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办事材料, 提升服务效能。 温州大学副校长蔡曙光特别强调: “校务服务平台要着眼于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 的转变升级, 让数据多‘跑’, 换取师生不跑, 为学校全力打赢‘防疫阻击战、 发展主动战’ 发挥重要的护航作用。”
据了解, 截至 4 月 16 日, 温州大学“最多跑一次” 校务服务平台—— —“我的温大” APP 上线微流程 179 项,微应用 55 项。 其中, 支持“一次都不跑” 微流程 120 项, 微应用 51 项, 平均日活跃人数超过 16,000 人, 累计使用 831 万次校务服务微应用, 累计使用 20324 次微流程。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电话:0577-86598000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学院中路276号 电话:0577-86598000
Copyright © 温州大学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700682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