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信息
“我在这里一切都好,你们不用担心。”在意大利米兰,蔡思思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家人报平安。
出国前,蔡思思是温州大学欧洲华文教育研究所的科研秘书。本着对华教工作的热爱,去年9月,她离开家乡,远赴意大利米兰开启为期一年的汉语支教生涯。这是蔡思思第一次以教师身份站在异国他乡讲台上,出发前,她对自己说,一定要完成使命,不辜负祖国的信任。
蔡思思跟中文学校孩子在一起
当米兰出现第一例确诊病例的时候,蔡思思的家人开始每天打电话劝她申请回国,到现在都没有放弃。经过再三考虑,蔡思思拒绝了家人的提议,并给他们写去长长的信:“不是不想回家,外派工作是一份责任,必须有始有终,要对这里的孩子负责,让学生在疫情期间也能继续学习……”
动员孩子用画笔传递爱
对蔡思思来说,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当国内疫情爆发时,她不禁为远在祖国的家人感到担心。一个偶然的机会,蔡思思在米兰华侨中文学校陈小微校长的带领下,加入意大利驰援武汉、温州的志愿者行列中,协助陈校长调配医用物资以及物资的采购及捐赠。按照运输规定,蔡思思不分昼夜整理物资,把口罩一个一个拆分打包,填写报送海关材料,收集善款统计捐款明细,为祖国打赢抗疫攻坚战尽绵薄之力。
蔡思思给意大利孩子上汉语课
期间,蔡思思还组织任教的意大利BETLEM学校三、四、五年级学生上疫情知识普及课,给孩子们观看中国抗疫纪录片。那几节课上,蔡思思很好地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新型冠状病毒,了解预防措施,并动员孩子们用画笔给远在中国的小伙伴传递爱。
意大利孩子用画笔描绘出对中国的祝愿
在画画的时候,孩子们早早准备好彩色笔,认真地画着,他们还问蔡思思“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的中文怎么写,有的孩子还细心地标注上意大利文。他们用五彩的画笔,描绘出对中国诚挚的祝愿。
家长当起助教
随着海外疫情蔓延,2月下旬,蔡思思任教的米兰华侨中文学校和BETLEM学校相继停课。
在“停课不停学”的精神指导下,为保证孩子们不因疫情影响学习进度,蔡思思也坚持在家上网课,每周能跟孩子们云见面,这让她的抗疫生活有了一丝动力和安慰。
蔡思思在意大利的学生
每每看到屏幕上出现熟悉的面孔,听到他们贴心的问候时,蔡思思的心里总是涌上一股暖流,怀念与孩子们在学校上中文课的日子。
蔡思思在华校主要负责低年级的课程,孩子年龄普遍较小,为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家也能学到知识,她绞尽脑汁,一遍遍地修改课件,还找了许多有趣的图片和视频。
中文学校的家长为孩子手写练习卷
本以为孩子小,会较难适应网课的教学,可在这期间,难能可贵的是来自家长们的支持和配合,上课时家长们主动陪同在孩子身边,下课后积极督促孩子们完成作业。由于特殊时期不能出门打印材料,很多家长都为自己的孩子手写练习卷、手抄练习本,在家长的身上蔡思思也看到华侨华人刻苦的精神,也让她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对孩子学习中文的重视。
屏幕前“守望相助”
居家抗疫的特殊时期,也少不了来自温州大学领导的贴心问候,在他们的支持和鼓励下,蔡思思报名参加了为期两个月的意大利语课程,学习过程中,认识了许多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他们在屏幕前“守望相助”,一起学习,分享日常,互相鼓励。
蔡思思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意大利语
在外派教师群里,他们还收到一封来自温州市侨办的家书,家书中句句问候,谆谆叮嘱,让他们铭记在心。疫情爆发两月之久,感受身边几位外派老师的状态,从焦虑到稳定,从害怕到勇敢,都不忘关注着意大利和祖国,做到居家隔离不添乱,高度自律自觉。
鼓励学生宅家进行绘画创作
现在,意大利的疫情已经趋于稳定,蔡思思希望通过这次中意人民齐心协力战疫情,会有更多的意大利人民去武汉看看樱花,到北京爬爬长城,到温州吃吃鸭舌;也会有更多的中国人民来意大利看世界“第一花房”,逛威尼斯,品尝披萨和意大利面。
相关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part_id=6061528209596464182&art_id=6061528209596464182&item_id=6061528209596464182&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电话:0577-86598000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学院中路276号 电话:0577-86598000
Copyright © 温州大学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700682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