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信息
【编者按】庚子新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节奏,对人类社会构成巨大而持久的冲击。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党中央高度重视周密部署,一批批“白衣天使”主动请缨站到一线,一支支人民军队闻令而动奔赴疫区,一个个“科研尖兵”与时间赛跑合作攻关,一群群基层干部坚守岗位各司其职,各地各部门协同联动紧急行动,无数可爱的人民自觉居家执着守护,构筑起一道道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疫情终将过去,阻击战必将打赢,但疫情留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紧张和焦虑、赞歌和感动,而是反思与警醒、自信与责任……鉴于此,温州大学官网特开设“疫情观点”专栏,围绕“疫情大考带给我们的思考”主题刊发师生校友文章。
同心同疫全球视野下的疫情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教育学院 林爱菊
同一个地球,同一个世界,同一场战“疫”。
2020的春天,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版图被“疫情红色”迅速侵蚀,党中央领导下的战“疫”攻坚,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国上下,各行各业同力协契 、共克时艰。随着疫情的蔓延,全球范围内呈现多点爆发和扩散局面,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构成了严峻危险和挑战。
当今世界,不论身处何国、所信为何、是否愿意,各国间的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的发展命运休戚与共,全球性挑战波及的范围增幅,粮食短缺、全球气候、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环境污染等全球治理问题无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地球真正变成了地球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病毒没有国界、不分种族,也不分制度。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疫情之中,同心同疫。新冠疫情并没有打败我们,反而凸显了这个时代跨越国界的共情与悲悯,也铸就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壮阔和光芒。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整体和谐为最大特征,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统筹兼顾价值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整体性与多样性相统一、道义性与互惠性相统一。其思想一方面是对时代发展趋势的顺应,对世界人民的普遍期待的响应;另一方面是对国际利益共性的拓宽,对实现“共同建设、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存在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疫情爆发以来,中国本着大国的道义责任,始终奔波在全球抗疫第一线,中国政府已经宣布向82个国家和世卫组织、非盟提供援助。我们不仅为同在疫中的国家输出物质、技术上的援助,更积极探索国际卫生合作。但有一些国家出于政治目的,对中国推行的国际合作方案采取排斥甚至抹黑的态度,冠以阴谋论的恶名,无疑给全球疫情防控工作造成了消极影响。随着世界各国的联系日渐紧密,国家之间的命运休戚相关,疫情面前无国界,没有国家能独善其身,面对严峻的全球战疫形势,必须集结世界各国技术层面的力量,贯彻“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以科学合作的方式筑牢抗击疫情的共同防线。在病毒面前,人类已俨然是生命共同体,休戚与共。只要疫情还在某个国家蔓延,其他国家都不能袖手旁观,若无其事。拒绝单边主义,摒弃污名化的“中国威胁论”与狭隘的单一安全观,因为这是一场人类与病毒的较量,仅仅依仗一国之力便会沦为螳臂当车。在疫情中拒绝合作,攻击他国,事实上产生的是世界范围的威胁。世界各国应顺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思想,超越国家、民族层面的个体理性,走向全面、科学的公共理性,探索新型合作模式与全球治理新模式,科学合作,加强联防联控,努力实现控制疫情、歼灭病毒、保卫全人类生命健康,谋求惠及全人类的抗疫成果。团结是我们的方向,合作是我们的选择,共赢是我们的成果。人类是命运共同体,那一定是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合作共赢。
在全球防疫的斗争中,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为解决人类社会所共同面临的疫情危机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展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担当。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经此一疫,抗疫经验将反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扩展和完善,促进双边和多边协作的深化。经此一疫,不同安全机制之间的互相协调、互补合作同样加强了国际社会破解时代难题,化解风险挑战,应对各种传统威胁与非传统威胁的能力。经此一疫,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内涵进一步丰富,实践价值得到充分验证。
命运与共,大道不孤。疫情中全球同气连枝、守望相助的人们,是你们共同铸就了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电话:0577-86598000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学院中路276号 电话:0577-86598000
Copyright © 温州大学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700682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