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菁校园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校园>>菁菁校园>>正文
以德为本 立德树人
作者: 来源: 编辑: 时间:2016-06-08 浏览:
  
  危机时刻,她纵身一跃,从死神手里夺回了6条鲜活的生命;兢兢业业,他30年如一日,始终在教学一线耕耘;热衷公益,他们将阳光体育精神运用于社会救援;饮水思源,他离校后不忘初心,默默捐资助学不求回报……5月18日下午,一场“华峰品德奖”颁奖典礼在温州大学上演,10位获奖师生平凡却又感人的事迹向现场师生传递的不仅是震撼,更是催人上进的道德正能量。
 校党委书记陈福生说:“立德树人是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要把每一名进入温大的学子培养成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年学生,替他们正确校好人生的弦,需要学校用智慧和大爱奏响一曲育人之歌。”

  用好道德模范“教科书”
 2012年,与我校有着长期校企合作关系的华峰集团出资1000万元设立华峰品德基金,用于奖励自强励志、敬业奉献、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敬老爱亲等类型的道德模范。
  “这一个个先进典型就好比是一本本有形的道德模范‘教科书’,为学生崇尚道德、励志成才提供精神动力。”校党委副书记牟德刚说,华峰品德奖举办5年来,评选对象从学生扩大到教师、校友、社团,评选的标准也从重励志、倡成绩延伸到讲奉献、做公益。“变化的背后实则是学校育人理念的递进,即要把德育工作做到师生学习、生活的一线。”
 华峰品德奖获奖者、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学生黄靖当初的第一志愿并不是温大,然而本科毕业后却毅然留校继续念研究生。“这里的氛围一点也不亚于名牌大学,我得以潜心学习、大胆创业、积极实践,收获了珍贵的记忆和体验。”这名家境贫寒的学子勤奋刻苦,年年获得奖学金;寒暑假带着学弟学妹远赴湖北偏远山区送教;课余总不忘定期前往福利院等机构做义工……“命运对他不公,他却依旧笑着生活,乐观坚强的个性深深影响着我们。”身边的同学这样评价他。
  5年来,温大校园涌现出了50个道德模范,他们将满满的正能量洒向校园,部分获奖者毕业后进入华峰集团工作,也把无形的品德力量带入了企业。“学校倡导的厚培德本和企业以德为先的人才理念完全符合,我们希望能挖掘、带动更多的道德典型,使当代社会青年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华峰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
 为了营造学习、争当、崇敬品德模范的氛围,学校通过举行各类表彰大会,使得更多学生能自信地站上舞台。他们之中,有的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中默默奉献,成为公益品德的“教科书”;还有的在创新创业、科学研究中孜孜以求,成为学习品德的“教科书”,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让尊重与温暖“俯下身”
   “牟哥,今天宿舍断网了怎么回事?”“刚叔,南校区的操场为什么晚上不开灯?”……在学校,学生一遇上事情就喜欢在微博上@牟德刚。牟德刚很乐意为学生服务,即便是停水停电等小事,他也会亲自打电话给后勤等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再通过微博把信息反馈给学生。
  “俯下身”来与学生对话的不止牟德刚一人,温大的每一位校领导、机关党委50%以上的党员都有一个结对的寝室,他们会第一时间倾听学生的任何问题、困惑。“高校应该提倡一种服务学生的教育理念,让他们感受到尊重与温暖,这样的德育工作才是接地气的,也才能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周奇说。
 正是这种“服务”意识,促成了2012年我校学区制的改革。“我们把学院的育人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将原来由学院承担的学生党团建、生活指导、身心发展、道德实践等相关育人功能剥离出来,改由新组建的步青、溯初、超豪3个学区负责;学院保留与学生的专业、学业、就业等相关的育人工作,学区与学院的育人职能各有侧重,有机衔接。”超豪学区负责人表示,实行学区制后,全校70%的辅导员进入学区工作,每个学院只保留一到两名辅导员继续留在学院工作。“学生遇到烦心事,可以去学区的朋辈辅导室和谈心室;若希望寻求生活上的帮助,可以去学生资助中心、党员之家;补办学生证、评奖评优等事务,都可以在学区一站式的服务中完成。”
  “从前觉得寝室就是个睡觉的地方,现在有了家的味道。”住在步青学区的学生姚梦婷说,通过“自委会-楼栋-寝室”三级管理模式,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党团建工作载体大为丰富,每个学区还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真正实现了“我的寝室我做主”。

  在社会实践中“初长成”
 每年春节,我校志愿者小分队都会前往各地,与当地的书法爱好者一起创作春联并赠送给村民;每年寒暑假,温州各个村、镇上也都会看到温大学子的身影,美术与设计学院的学生拿起画笔装点文化墙,教师教育学院的学生给留守儿童讲国学,商学院的学生为地方小镇编制发展规划……
 这一系列的活动名为“新青年下乡”,是温大深化实践育人,改革思政工作的重要课堂,目的是让大学生在基层实践中“初长成”。去年12月,人文学院14级古代文学研究生付国锋为乐清市筋竹村村民送上了一场“孔孟之道”讲座。“为准备讲座,我翻阅了20多本书,上网了解村民的生活状况,思考社会上的典型事件,把理论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这次基层实践,拉近了我与农村的距离,令我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
 事实上,志愿服务已成为我校的风尚,该校70%以上大学生成为注册志愿者,每名学生预备党员在成为正式党员前都要完成“50小时义工制”,如此通过服务引导学生提高责任意识。教师教育学院“知心姐姐”志愿者队伍成立21年来,参加过志愿服务的大学生超过5000人次,他们通过专业化、项目化、基地化的活动为温州当地的小学生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碰到的困惑,培养他们的兴趣特长,在助力青少年成长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该校每个学院(学区)都结对一个乡镇(街道),利用专业知识协助当地进行饮用水安全、垃圾处理、环境保护、新能源应用等工作。
 “育人不需要讲太多的道理,只需要给学生提供足够广阔的平台,给他们多一些体谅、包容和信任,然后静待花开。”牟德刚说,这已成为温大教师育人的共识。
地址: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电话:+86-577-86598000 Copyright © 2008-2011 Wenzhou I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